“小班化”这个概念对于关注教育的市民来说已经不陌生,记者从昨天举行的嘉兴市“小班化”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上获悉,继嘉兴市去年推出22所中小学作为试点后,今年秋季新学期,“小班化”将在嘉兴市义务教育段学校的起始年级中全部推进,也即全市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孩子将全部感受到“小班化”学习带来的快乐体验。
首批22所试点学校
摸索出不少经验
昨天的现场会在嘉兴南湖高级中学内举行。南湖高级中学是嘉兴市去年开始推出的22所“小班化”试点学校中唯一一所高中学校,该校高一年级的9班至12班这4个班级,以每班30名学生的班额和精良的师资率先进行“小班化”的探索和体验。昨天上午,这4个班级分别向与会人员展示了语文、历史、数学和物理课。
在高一(10)班的语文课上记者看到,30名学生以6人为小组把课桌围在一起团团坐,在教室里以花朵状排定,老师秦倩除了到黑板前板书外基本没有站定在讲台前,一直都穿行在5个小组中间,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后,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提问。一首舒婷的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在师生的朗读、品味和思考、提问中得到了完美的解析。
嘉兴辅成教育集团辅成小学北校区、嘉兴市友谊小学、嘉兴市三水湾中学、平湖行知中学、海宁桃园小学等22所中小学是去年秋季嘉兴市首次推出的“小班化”试点学校。昨天的会上,试点学校交流了各自积累的经验。
思考和发言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嘉兴市三水湾中学规定老师一节课上最多只能讲三分之二的时间,确保留给学生讨论和练习的时间占到三分之一。班级里有不少优秀学生,但总会有几个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而成为“后20%”,嘉兴市友谊小学要求老师们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小灶”,鼓励引导这些学生每节课至少发言一次,老师每天至少辅导一次,每周至少和这些孩子的家长联系一次。到2020年
小学30人初中36人
昨天,市教育局还下发了《关于嘉兴市区域性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小班化”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征求意见稿。此份意见稿以《嘉兴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编制的时间节点,把嘉兴市义务教育阶段“小班化”工程建设分为三个阶段来推进。
第一阶段是从今年秋季起,全市义务教育段学校的起始年级班额为小学不超过40人,初中不超过45人,其中试点学校的班额为小学不超过36人,初中不超过40人;对于一些矛盾突出、困难较大的热点学校,经所辖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延缓一年执行,但班额不得突破46人。第二阶段是到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段学校基本实现“小班化”,义务教育段所有学校起始年级班额都为小学不超过35人,初中不超过40人,其中县域内基本实施“小班化”的学校比例在90%以上。第三阶段是到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段学校全面实现“小班化”,所有起始年级的班额都为小学30人以下,初中36人以下,县域内全部实施“小班化”的学校比例达到100%。
意见稿还规定了5项配套的工作措施。一是根据省里的相关要求和嘉兴市的实际情况,对所有中小学合理规模逐一进行核定,建立全市学校规模管理档案数据库,一经核定,任何学校的招生班级总数不得随意突破。二是科学规划学校的布点,规划中新增的中小学校园用地有严格的控制预留,对尚未开发的城市新区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布点,按办学条件标准进行配套和控制。三是严格保证现有学校用地,禁止将教育规划预留用地改作他用,不得在规划教育用地内兴建与教育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四是根据浙江省对于实施“小班化”教职工编制配置的相关要求,做到教师配备和经费保障都到位,并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提高经费保障标准,同时还要设立“小班化”工程建设专项经费,加大考核和奖励力度。五是规范招生办学行为,义务教育段坚持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同时加强学籍管理,规范转学准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