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3月13日电低温少雪成为黑龙江省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最显著的特征,其中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的降雪量还创下了45年来最少的纪录。反常的气象条件让人生疑,北方的雪越来越少了吗?是否意味着气候出现变化?对此,气象部门专家给出了权威解答。
黑龙江遭遇45年来最“贫雪”冬天
阳春三月,南方城市桃花陆续开放的时节,黑龙江省陆续迎来几场春雪,为少雪的冬天带来一丝慰藉。
冰雪是黑龙江省冬季的主要特色,吸引不少南方游客冒着严寒到这里体验冰情雪景的魅力。而2011年冬天有些反常,整个冬天的降雪次数屈指可数,大街小巷难觅雪的踪影。
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吃惊地发现黑龙江几乎没有雪。一位春节期间专门到黑龙江看雪的海南游客说,这有点出乎意料,完全没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雪景。广州游客陈绮华说:“没想到在哈尔滨竟然看不到雪,不过‘雪乡’的雪还是很漂亮的。”而当地人表示,即使在降雪较多的“雪乡”等黑龙江省林区,“雪量也变少了”。
对冬季降雪习以为常的本地人也很不适应,不少人感觉黑龙江这个冬天没有下过一场痛快的雪,为数不多的几次降雪,要么在郊区“晃一圈”就走,要么在城区内吝啬地只把地皮覆盖。少了雪的黑龙江的冬天似乎变了样。
很多冬季冰雪旅游项目不得不靠人工造雪来吸引游客。有车族在入冬时节换上的雪地轮胎几乎没有派上用场,倒是多费了不少油。而刚刚换下雪地轮胎时,一场春雪姗然而至。3月5日下午,一场春雪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悄然登场,随后几天在黑龙江省的天气舞台上,降雪唱起了“主角”。
黑龙江省气候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宋丽华说,综合2011年12月和2012年1月的情况,黑龙江省降雪量比平时少了70%,这是45年来降雪最少的一个冬天。
暂无数据表明“黑龙江雪越来越少”
来自黑龙江省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黑龙江省平均降水量为15.3毫米,比常年少31%,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五低位。
对于“黑龙江的雪是不是越来越少了”的疑问,宋丽华表示,目前还没有气象数据支持这样的说法。
从黑龙江省气候中心的气象数据看,近十年间黑龙江省冬季同期有一半的年份天气呈现降雪少的特点,但今年情况尤为严重。与少雪相伴的是整个冬季的低温天气,黑龙江省整个冬季平均气温为零下15.6摄氏度,比常年偏低0.6摄氏度。黑龙江省2012年1月平均气温为零下22.4摄氏度,为近十年来最低值。
宋丽华表示,黑龙江省冬季低温少雪的气候成因主要是受单一干冷气团控制,缺少冷暖空气交汇。2011年12月以来东亚大槽持续偏强,引导极地冷空气不断南下侵袭黑龙江省,由于冷空气非常强盛,其向南影响范围广而且深入,暖湿气流被冷空气挤压在更加偏南地区,致使黑龙江省完全受单一的干冷气团控制,缺少冷暖空气交汇而无法形成降水,同时气温偏低。
入冬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续发展对应东亚冬季风偏强,也使得我国及日本、韩国一带气温偏低。从全国范围来看,整个冬季的降水情况也不乐观,尤其是进入2012年1月以后,华北、东北以及西部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偏少。
宋丽华说,进入3月后,水汽条件比之前要好,这也为后期降雪提供了条件。
反常冬季带来连锁效应
冬季少雪带来的空气质量下降、旱情、森林火险等问题接踵而至,人们的生活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黑龙江省今春流感患者增多、农田渴水、森林火险等级偏高。
记者从黑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2011年入秋后黑龙江省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入冬后又没有明显降雪,地表散墒比较严重。齐齐哈尔、大庆、黑河、绥化均为多年旱区,比较少见的是,2012年牡丹江、佳木斯部分县市也存在旱情。黑龙江今春播种前期农田受旱6700多万亩,多于往年,抗旱生产形势严峻。
黑龙江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2月上旬通报称,截至2012年1月末,黑龙江全省平均最大积雪深度为4.7厘米,比常年偏少6.1厘米。其中松嫩平原东部、哈尔滨大部、牡丹江等地23个市县无积雪覆盖,偏少程度为历史第一位,春季森林防火形势严峻。
多年的经验表明,林地里的积雪是春防工作的第一道防线,2012年这道天然防线没了,地干草枯树叶燥,见火即燃,极易发生森林火灾。黑龙江林地面积大,且林草相连,绵延几百里甚至上千里,一处起火,将很快蔓延。
据气象部门预测,2012年春季气温比常年略高,后春冷空气活动频繁,阶段性降温过程明显。除个别地区降水略少外,大部分地区平均降水量较常年略多。
鉴于降水量偏少的情况,只待降雪因素成熟,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即可实施人工增雪作业,以净化空气、缓解旱情、降低森林火险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