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深入基层谋发展 心系群众惠民生 海宁“三民”走访实现常态化

2012年3月9日 08:13 [ ] [打印]

  开展“领导干部三走进”调研接访行动、“全员干部驻村入户”组团服务行动、“干部进企联项目”品牌服务行动、“年轻干部一线锻炼”培养成长行动、“机关部门联镇挂村”互动共建行动……近期,海宁市出台并实施《关于全面推行“三民”群众工作制的意见》,由此将海宁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推向深入,更建立起了富有海宁特色的“访民情、解民忧、连民心”干部直接联系群众长效机制。

  践行为民服务承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其实,“走进基层、走进困难、走进矛盾”是海宁市机关及干部的优良传统,从一企一干部到组团式服务,从品牌服务队到全员干部大走访,从“两优三服务”到“三民”群众工作制……如今,海宁市机关干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活动已成系列化与品牌化。

  不过,真正将走基层活动推向高潮的是“访民情、解民忧、连民心”走访活动。据悉,自2011年10月起,海宁市开展了以“访民情、解民忧、连民心”为主要内容的“三民”走访活动,要求市级机关部门(单位)干部每人走访家庭不少于5户,镇(街道)干部按照联村安排,走遍所有村民小组,每人每周驻村工作一天等。

  “三民”走访进村入户访民情、贴近群众问冷暖,其间收集的大量社情民意,围绕“力主基层解决、难题逐级上报”要求,使大量热点难点问题得以妥善解决。海宁市公安局车管所民警韩家振,在盐官镇联丰村走访时了解到,一些远离市区的群众更换机动车行驶证比较不便,他将情况向上反映后,车管所随即推出每月“下乡服务”的举措,群众拍手称好。

  这样的走访活动,也让不少机关干部感触颇多。“走访应是一种常态,将心比心最重要。”海宁市财政(地税)局干部周益超在他的“三民”走访微手记中写道。据海宁市“三民”群众工作制活动办公室提供的数据表明,自该活动开展以来,海宁市有92个机关部门及12个镇(街道)、224个村(社区)的13000余名干部,共走访了4521个村(居)民小组58000余户农户(居民)。其间,共征集到基层群众意见建议3700余条(次),梳理热点难点问题66个,目前已解决1451条(次),答复解释921条(次)。

  “当然,更关键的是要实现深入基层、为民服务的常态化。”海宁市委书记林毅表示,出台“三民”群众工作制就是要深化大走访活动,使之成为干部联系群众、转变作风的有效抓手,确保“三民”群众工作制的实效性和长效化。

  据介绍,海宁市“三民”群众工作制的长效工作机制主要包括:一是组织协调机制,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具体负责“三民”群众工作制推行的统筹协调,牵头抓好调研接访等五大行动的组织实施;二是民意落实机制,做到干部有民情日记、群众有连心卡,机关有民情台账,并建立问题定期分析研判制度,实施情况定期交流、热点难点问题定期上报及交办反馈制度等;三是绩效评议机制,明确把“三民”群众工作制实施情况纳入镇(街道)、部门目标责任制和各级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目前,海宁市还围绕换届后市镇两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等要求,同步开展了以“晒举措、赛干劲”承诺履诺、“走进基层、走进矛盾、走进困难”调研接访等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干部创先争优示范行动”,以各级领导干部的表率形象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广开言路、广摸实情、广办实事,真正实现走访基层“无遗漏”,服务群众“实打实”。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海宁市委报道组 李迪刚 通讯员 费晓义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嘉兴第七届女画家扇面作品展在桐乡展出
·实事多多惠及妇女儿童 我市“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出炉
·新版《嘉兴市行政区划图》与《嘉兴市区地名导向图》出版
·45家企事业单位昨赴浙大招贤 2012年嘉兴对外人才招聘大幕拉开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