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区版图不断扩张。最近,《嘉兴市行政区划图》和《嘉兴市区地名导向图》(以下简称“两图”)正式编制出版。“两图”是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距离第一次地名普查已经过去了30多年。在这30多年里,嘉兴有了怎样的变化?从“两图”上可以看出许多大变化。
市中心城区
是30年前的60倍
在市地名办,技术工程师黄师傅为记者翻出了一张泛黄的地图,这是1986年版的《嘉兴市区简图》。在这张地图上,一环以内的区域,各种地名标注较为密集,一环以外、二环以内的地名标注就少了很多,而到了二环以外,就基本看不到什么地名了。黄师傅告诉记者,当时,市中心城区就只是一环以内的区域。
“以前出了环城路,就见不着什么大楼了。现在,市中心城区的范围已经扩大了好几圈了。”黄师傅又打开了新出炉的《嘉兴市区地名导向图》,记者看到,三环以内已经挤得密密麻麻,并呈现向三环外扩张的趋势。在1986年版的《嘉兴市区简图》上看到的“市中心城区”,在新版的《嘉兴市区地名导向图》上只占了很小的一块。
统计数据更是直接地说明了问题:1981年,市中心城区为2.5平方公里;2011年12月底,市中心城区增至150平方公里。30年时间,嘉兴中心城区面积已是原来的60倍。
全市现有
361个社区
据介绍,我市于1981年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地名普查,通过当时的普查和普查中的标准化数据处理工作,获得了丰富而宝贵的地名档案。然而,第一次地名普查距今已有30余年。其间,嘉兴飞速发展,现在的市区,无论是面积还是面貌,和当初已不能同日而语。
黄师傅告诉记者:“从新图上看,变化最明显的就是社区了!”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推进,不少行政村撤并为农村新社区,一些老地名也失去了作用。“比如,曾经是‘某某村’,现在更名为‘某某社区’,因此,社区类地名比以前多了很多。”
据介绍,在编制《嘉兴市行政区划图》前期的调查摸底中,截至2011年12月30日,全市共有809个行政村、246个城市社区、115个城镇社区、44个镇以及29个街道。
新图将于下月
向全市发放
据介绍,《嘉兴市行政区划图》、《嘉兴市区地名导向图》下月即将向全市200多个机关、单位以及街道发放,市民可就近前往所在街道或社区服务中心一睹为快。
“‘两图’的编制出版,既为全市各级党政机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工作提供了标准地名依据,又为居民办事出行提供了方便,也为外来人员提供了向导,是我市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市民政局地名办主任蒋海莹介绍,市地名办与浙江省区划地名档案馆、浙江省第一测绘院,历时近1年才完成了“两图”的编制出版任务。其间,各级各部门详细查阅相关资料,并认真核对,各级地名管理部门积极组织人员仔细校对,曾先后进行了5次较大范围的地图清样审核、校对。“所有‘两图’的点、线、面等诸要素,都凝聚了全市广大地名工作者的大量心血。”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促进我市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成果转化。”蒋海莹说,市相关部门将尝试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把“电子地图”广泛用于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方便群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