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校本教研的现状与不足,尤其是农村小学的薄弱问题。秀洲区王店镇建设中心小学提出了“分合联动”式校本教研的课题研究,这一课题一方面是把校本教研的任务放置于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另一方面试图让校本教研任务指向更加明确,为达成校本教研任务提供方法层面的参考。该校的张玉甫校长说,“分合联动”式校本教研是指通过引导教师个体发现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通过“问题曝光台”曝光教师的教学问题,并将骨干教师组织成“问题解决援助团”,运用“援助团”的集体智慧帮助教师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并解决问题,改进教学行为,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分合联动”的校本教研模式。
问题曝光台“曝光”教师的
教学问题
该校在校信息平台上建立“问题曝光台”,要求每一个教师注册,并将自己的教学问题发布到曝光台上,每一个教师都能从曝光台上浏览到彼此的教学问题。为了帮助老师们发现并提出问题,在“问题曝光台”下设置了5个栏目,以便于教师进行问题“对焦”:1.理论学习中的对焦问题:教师们通过各种教育理论的学习,结合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提出了自己的教学问题。2.学科组研讨中的对焦问题:同一学科组开展学科研讨活动,通过彼此的交流,寻找出了自己学科中存在的问题。3.在教学反思中的对焦问题:教师充分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4.教学薄弱环节中的对焦问题:教师们从自己教学中最薄弱的地方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教学问题。5.领导调研中提出的对焦问题:学校领导下课堂进行教学上的调研、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张玉甫说,有了这些要求后,老师们的教学意识增强了,能够较快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他认为,长期以来,农村教师的“动力”不足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构成的,而其中很大一方面是“自我成长”的加压不够,其实没有愿意“拖后腿”的,只要有平台,农村教师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优良品质就会“快速见效”。一个年轻老师表示,现在“找问题”已成了他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不像以前课上好了,作业批改了,就万事大吉了,现在还得思考上的课有没有效果,对学生有没有用,学生每次作业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课堂中自己哪个时段的表现还需要改进,等等。如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也让老师们越来越感到心里踏实了。
深1℃行动推动骨干教师
“援助团”成立
所谓深1℃行动就是学校组织骨干教师成立的“援助团”对曝光台上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归纳、合并相近性问题,形成典型性较强的教学问题,根据问题查找相关资料,分析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与方法。主要有问题归类、资料援助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援助。“援助团”汇总老师们提出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相对较为完整的“问题解决预设方案”,分发到每位教师手中。
“我们的这一个举动就是反对将教学问题表面化,而是要从深层次上去找寻和解决问题,不然对教师专业成长不利,也对农村学生不公平。”沈晓强副校长说。他们为了将问题深入,总结归纳出了一套具体方法。比如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在课本中设置了不同的主题,但是有的年级的主题很相似,如关于科学精神方面:三年级《奇怪的大石头》李四光——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二年级《爱迪生救妈妈》爱迪生——善于动脑、急中生智。四年级《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伽利略——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执著追求真理。它们虽然主题相近,但是难易不同。摸清这些现象规律后,再要求老师链接原有知识,既能勾起学生的知识记忆,有效复习学生平时的旧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新主题,有效地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这个方法叫“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链接”。他们还提炼了“当前现实与历史背景、场景链接”和“课内学习与课外深化链接”等不少方法呢。
张玉甫说“分合联动”式校本教研还处在摸索阶段,但好的迹象已经在逐步显现,他认为农村小学要“有作为”其实不难,关键是学校层面是不是肯“动脑筋”,只要只抓实干,一切都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