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用工缺口再遇“龙抬头”我市多措并举遏制季节性缺工影响

2012年2月1日 08:24 [ ] [打印]

  春节一过,企业用工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市缺工状况究竟如何?记者昨天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年前,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共调查38598家法人企业(不包括个体工商户)。调查结果显示,与2010年相比,虎年缺工总数和缺工率均有所下降。但是,受春节民工返乡影响,龙年春节过后,招工难将现“抬头”之势,季节性缺工相对会比较突出。目前,我市正以加大招聘力度、加强与外地劳务合作等方式,减少缺工带来的不利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到2011年底,38598家企业在岗员工总数2269053人,其中外地员工占企业员工总数的56.04%,本地员工占企业员工总数的43.96%。企业用工总需求2332427人(企业在岗员工总数+缺工总数),缺工总数63374人,企业缺工率为2.72%。其中,规上企业缺工37277人,占全市企业缺工总数的58.82%,规下企业缺工21496人,占全市企业缺工总数的33.92%,小微企业缺工4601人,占全市企业缺工总数的7.26%。

  全市企业用工需求总体保持稳定,缺工总数比2010年底减少了约0.6万人,缺工率比2010年底减少0.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有:一是受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用工需求相对减少。二是企业员工工资增长较快,2011年底,企业员工月平均工资收入2383元,比2010年底增长23.5%,企业员工队伍较往年有所稳定。三是企业开始重视员工关爱,除逐步提高员工工资收入水平外,还不断改善员工生产生活环境,发展企业文化,稳定员工队伍。

  但是,我市部分行业企业、部分工种的缺工现象依然存在,用工紧缺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缓解。在全市企业缺工总数中,存在着普工技工“并缺”的状况。其中普工缺44647人,占总数的70.45%;技工缺18727人,占总数的29.55%。缺工前十位的工种分别为:缝纫工、电子操作工、挡车工、机械操作工、服务员、皮革制作工、电焊工、营业员、印染工、印刷工等。这10个工种缺工数占企业缺工总数的60%,其中缝纫工、电子操作工、挡车工等工种缺工情况较为突出。从缺工前十位的工种看,缝纫工、电子操作工、挡车工、机械操作工等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所急需的劳动力。

  从历年春节给企业带来的季节性缺工影响来看,随着节前大批民工返乡,一些劳动密集型、员工流动性大的企业,节后用工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针对节后用工的特殊性,我市在春节上班后第一天即推出“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同时,在节后半个月的时间里,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天天都将有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多的招工和就业机会。从节后三天的市场运转情况看,进场的企业数和求职者人数都呈现明显的上升势头。昨天,进场招聘的企业数已从第一天的29家上升到160多家。

  加强与外地的劳务合作,是我市缓解用工压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年前汇总的企业用工状况明细,近日我市还将分成两组赴广西、青海开展人力资源交流合作,同时巩固和扩大与222个劳务合作基地的合作成果。市人力社保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加强对企业用工情况的监测,完善全市432家企业生产经营和用工情况动态监测制度,做好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及时掌握企业用工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当好参谋。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余延青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认认真真工作十五年 终于换来嘉兴新生活
·梅花洲高歌吟唱“梅花三弄”一个民企发展的激情燃烧岁月已然开启
·省跨区域招生试点实施“五年一贯制” 中职招生有啥新变化?
·记录:嘉兴市新居民子女寒假二三事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