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大小城事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想到马上能回家乡,就充满动力”

2012年1月13日 09:12 [ ] [打印]

  昨晚7点多,嘉兴火车站的临时候车室里继续呈现连续多日的热闹和拥挤。塑料坐椅上,堆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包,一张张面孔透着归家心切的神情。不少人跟家人在一起,或拖儿带女,或兄弟姐妹同行,在聊天中消磨上车前的时光。

  四口之家:

  第一次一起回家

  在临时候车室入口处附近的坐椅上,37岁的张锋看看正在给儿子喂奶的妻子,又看看在身旁玩耍的女儿,眼里充满温情。他们周围堆着1只大包、2只小书包和2袋零食,这是他们此次回老家过年的所有行李。

  “我们是湖南人,这次一家四口一起回张家界老家,晚上10点半的火车,要坐17个小时,买的是软座。”张锋告诉记者,他们一家昨天下午就从王江泾坐公交车赶来了,到火车站是傍晚5点。

  张锋来嘉兴已有10年之久,是建筑工地上的钢筋工人,他妻子叫杨春琴,早前在广州打工,近些年为了照顾两个小孩,有5年多时间没上班了。张锋的女儿小雯今年4周岁,瞪着一双大眼睛,显得很可爱,有些怕生,儿子小阳今年1周岁,因为肚子饿,一直在妈妈怀里哭闹。

  当记者问起火车票是否好买时,张锋直言,为了2张软座票,他吃了一整天的苦。原来,1月2日早上5点,张锋就来到火车站买票,因为当时只售6天内的票,他便去了原汽车西站处的火车票代售点,发现队伍长,他又前往位于城南路上的火车票代售点,不料那里人更多,最后他又回到了原汽车西站处,买到票时已是下午4点半。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一家四口一起回老家过年的阵容还是第一次出现,小阳出生后还没见过爷爷奶奶。“10年里我就回去过3次。前年夏天,我和女儿回过一次老家,这次是她第二次回去,儿子则是第一次。”张锋说道。

  难得回一趟家,张锋笑着说小孩的新衣服还没买,东西太多不好带,只能回家再准备。“下火车后,我们还要坐1个小时的汽车才能到家。这次回去,估计要过了元宵节再回嘉兴了。”

  同行11人:

  算起来都是亲戚

  厂里年终发了红包,又提前买到了回老家的火车票,张爱萍和她的老乡坐在嘉兴火车站的临时候车室里一身轻松。张爱萍是贵州人,今年24岁,初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赚钱,几年中辗转各地,于去年5月份来到濮院镇的一家羊毛衫厂工作。

  “羊毛衫厂的工作很好,现在我妹妹也在这里上班,老板年终还给我们每人发了红包,希望我们过完年早点回来上班。”张爱萍对现状很满足。和张爱萍一同回家的老乡一共11人,其中包括2名小孩,大家都是从一个村出来的,算起来都是亲戚。张爱萍告诉记者,能够回家过年,心情“非常激动”,毕竟一年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了,很想他们。因此,虽然火车要晚上10点11分才开,但是他们晚上7点就早早来到火车站等候。春运期间,火车站候车室只能提前一个半小时进去,张爱萍他们得先在临时候车室里等待。

  但是大家的脸上并没有烦躁的表情,男人们围坐在一起打牌,女人们则坐在一起聊天看小孩,显得其乐融融。张爱萍说,今年没有买到特快列车的票,自己手中的票是普快列车的,但是看到现在买票越来越难,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以前没有坐过这趟列车,不知道要在路上颠簸多久,但是我们会互相照顾,应该没有问题。”张爱萍说,“而且一想到马上就要回到家乡,就充满了动力。”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 记者 龚婵婵 裘建锋 摄影记者 唐光峰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社区文艺骨干当起平民春晚“大军师”
·年货大会马大嫂们最开心 市民涌入展厅
·老板的红包好给力 大伙一起吃年夜饭
·经过激烈竞价 秀洲文化馆国资竞拍成功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