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起,全国各铁路局电话订票和互联网售票的预售期变更为12天,提前于车站窗口和代售点。但不少旅客反映,因12306订票网站访问量大、订票电话线路忙等问题,屡次遭遇订、购票失败。铁路部门表示,目前正在不断优化相关程序,完善设备设施,增加网络带宽,努力改进工作。另据报道,北京西站多名旅客称网购火车票已支付成功,但到现场取票时却发现系统内没有购票记录。对于哪一环节出了错,车站工作人员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据悉,2012年春运是网络订票、车票实名制等便民新措施和相关设备设施第一次迎接春运考验。其中,网络订票这一便民措施很受公众欢迎,据说,公众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会少受排队抢票之苦,同时,这一举措还可以帮助铁路部门省下不少人力物力,提高服务效率。
尽管推行网络订票的初衷是好的,但从最近的各种报道来看,效果却不太理想。不但出现了铁路购票网“抢注漏洞”,还出现了系统瘫痪、“吞钱无票”等问题,尽管铁路部门对这些问题都及时进行了回应,比如“吞钱无票”将在15个工作日内返钱,但不少人还是表示“网上订票不如排队购票”。
这说明,网络订票虽然方便了部分乘客,但同时也折腾了不少乘客。而且,“吞钱无票”之后能否如铁路部门所说的会在15个工作日内返钱,“抢注漏洞”是否如铁路部门所说的可以完全堵上,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更重要的问题是,对于“吞钱无票”现象,目前既找不到病因又找不到解药,不知从何处下手解决。
铁路网络订票早在多年前就被提出来了,应该说筹备了多年。而且,12306网站购票业务是2011年6月12日投入运行的,也运行了半年多,按说不应该再出现种种问题,然而还是出现了,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其一,前期准备不充分,对网络访问量估计不足;其二,技术手段还不太成熟,出了问题束手无策。一言以蔽之,虽然推行网络订票的初衷不容置疑,但必须承认行动有些草率,事前没有进行周密的设计和测试。在春运期间推行网络订票,显然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的话可以方便公众购票,用得不好的话则增加了公众购票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客观地说,这把“双刃剑”目前并没有用好。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春运又是一个特殊时段,搞好春运工作就是打一场民生硬仗,来不得半点草率,任何一个管理或技术漏洞都可能增加无数人的麻烦和痛苦。因此,期待铁路部门早日查清病因,拿出药方,以解国人购买火车票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