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五年,是秀洲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五年。此次党代会上,朱海平所作的区委工作报告,对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回顾,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共鸣,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关键词之一:创新引领 转型升级
【报告原声】五年来,秀洲区坚持“创新引领秀洲未来”的发展理念,连续开展“项目提升年”活动,以创新促转型,以项目促提升,加快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
抓平台强服务,加快创新要素和领军人才集聚。不久前,由秀洲区各部门参与的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正式启动,力争为在秀洲区创业创新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让他们能够在秀洲安心发展、舒心创业。
成立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这只是秀洲区全面实施创新引领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秀洲区大力实施“双业并举,转型提升”经济工作主战略,并通过实施“三大倍增计划”,抓项目促转型,推动全区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加速优化。如今在秀洲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农业发展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在秀洲区蓬勃发展,秀洲区获得了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称号;纺织业等传统产业纷纷转型升级,涌现出“雅莹服装”、“嘉福玻璃”等一批全国行业领军企业;加快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全区三次产业比重从2006年的8.7:61.4:29.9调整为6.2:56.3:37.5;农业“两区”建设和省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加快推进……
一项项有力措施切实推进了全区经济总量和运行质量加速提升。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11年秀洲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0亿元,年均增长11.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1亿元,其中区级地方财政收入10.8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3.1%和2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7万元、1.5万元,年均分别增长10%和12.5%,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七年超过城镇居民。
关键词之二:城乡融合 均衡发展
【报告原声】五年来,秀洲区坚持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规划、统一部署,促进了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经济与社会相协调、城市与农村相融合,发展的协调性和均衡性明显提升。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道路宽敞整洁、大街小巷花红树绿;平日里,村民们到城市上班购物;城里人到乡村采摘度假……眼下的秀洲,城乡融和之韵正越来越浓。王店镇红联村村民杜玉林说,2009年从村里搬到城乡一体新社区后,现在他们一家人住着小洋房,平时收入靠做生意和到厂里上班,生活和城里人已经没什么区别。
秀洲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正是得益于近几年来秀洲区以“两新”工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十改联动”,深化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有序推动了农村人口向新市镇镇区和城乡一体新社区集聚,目前秀洲区已编制优化了“5+18”镇村布局规划,全面启动10个示范性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
秀洲区科学谋划建设“一核两翼”组团式发展平台,加速推进中部创新平台,更是迅速提升了新区城市能级。如今漫步在秀洲新区,只见一幢幢商务楼宇拔地而起,“大润发—江南摩尔”商圈日益繁荣,基础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成为嘉兴市新兴主城区。
据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以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发展路径,秀洲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实现区域能级新提升。五年来,全区累计完成城镇建设投入136.4亿元,建成区面积拓展为45.4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9.5%。与此同时,实现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二级管网联网,行政村公交通达率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均达100%。
关键词之三:改善民生 和谐发展
【报告原声】五年来,秀洲区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项目企业、服务基层群众作为首要职责,确保全区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支出,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有序推进,更多居民圆了住房安家梦;绿化造林工程提档升级,城乡居民尽享绿色闲适生活……年底将至,今年秀洲区八大民生工程建设再次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
突出为民惠民。近几年来,秀洲区围绕学校基础设施改造、交通设施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等广大居民关注的重点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在为民办实事的同时,也促进了全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五年来,秀洲区成功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省级教育强区、省级卫生强区、省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等。
事实上,探寻过去五年秀洲区民生保障不断改善的路径,这样令人欣喜的景象比比皆是。全区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3%,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8.6%,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99.8%;实施“造血型”生产扶贫项目,被省政府授予浙江慈善奖;荣获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省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等称号……
为了给广大秀洲居民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秀洲区还率先在全市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不断创新基层网格化综合服务模式,成立区社会矛盾联调中心,并实现了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