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大小城事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本周六记得仰望红月亮 观测最好的月全食

2011年12月8日 10:39 [ ] [打印]

  进入12月份,2011年的日历眼看着一页页慢慢翻完。记者从市科技馆副馆长朱建民处了解到,作为今年的收官月份,本月的天象十分给力,12月10日的月全食可以说是十年来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也是天文爱好者们翘首期待的年度天文现象。除此之外,还有双子座流星雨极大、小熊座流星雨极大和水星西大距。天虽冷,但星空的精彩度丝毫未减。

  十年来观测条件

  最佳的月全食

  “这个月中最重要的天文现象,就是本月10日的月全食现象,可以说它是2001年以来我国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月全食。”科技馆副馆长朱建民这样说道。

  据了解,本次月全食最大的特点就是我国几乎全境可见其全过程。一次月全食有半影月食始、初亏、食既、生光、复圆、半影月食终等几个重要时间点。其中初亏是指月面刚开始进入地球本影的时间,标志着月偏食的开始;食既为月面完全进入地球本影的时间,生光为月面开始移出地球本影的时间,从食既到生光的阶段为月食的全食阶段;复圆为月面完全移出地球本影的时间,也意味着月偏食的结束;在偏食前后还有半影月食阶段,但这段时间内我们很难用肉眼观测到月面亮度的改变。

  本次月全食半影月食始为北京时间19时33分,初亏是在20时45分,食既是在22时06分,生光时间为22时57分,复圆是在次日0时17分,半影月食终为1时30分。全食阶段是月食过程中最为华美的一章,那时我们可以欣赏到一轮美丽的红月亮高挂在天空中。由于波长较长的红光折射率较大,因此月全食期间的月亮也就变成了红铜色。而这次我们能看到红月亮的时间只有50分钟左右。

  “12月10日刚好是周六,月食又发生在前半夜,天气好的话,对市民的观测非常有利。”朱馆长补充道。

  两场流星雨和

  水星西大距

  除了月全食,本月星空还有两场流星雨闪亮登场,难得一见的水星也因为处于西大距而亮相于世人面前。

  作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双子座流星雨,向来以流量大且稳定著称,极大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双子座流星雨每年的活跃期是12月4日至17日,根据国际流星组织的预报,今年它的极大有可能出现在北京时间14日9时至15日凌晨。虽然理论上说,市民朋友整个晚上都可以观看双子座流星雨,但当天是农历二十,月光会干扰到对部分流星的观测。

  12月23日10时,小熊座流星雨迎来极大,而市民的较佳观测时间为22日晚上到23日凌晨。作为流量并不算大的星座,小熊座流星雨每小时流星数不会超过10颗。不过好在赶上无月夜,月光干扰小。

  水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由于和太阳之间的视角距离不大,水星经常淹没在耀眼的阳光之中而不得见,而当它在轨道上处于太阳一侧或另一侧离太阳最远,也就是大距时最适合观测。12月23日7时30分左右,水星将在今年到达第四次西大距,有兴趣的天文爱好者可以提早半小时至一小时进行观测,到时还能在水星斜下方找到一弯残月,也就是传说中的水星合月,而这也是2011年最后的重要天象。

  在此,朱馆长特意提醒,在月全食和两场流星雨的观测过程中,天文爱好者千万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12月的晚上已经十分寒冷,户外观测者更要做好抵抗低温和大风的准备。市民朋友可以依据个人身体素质量力而行。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 社区记者 龚婵婵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圣诞大餐……商家蜂拥而上“搏圣诞”
·完善绿道配套设施呼声最高 设置服务区
·“妈妈的爱”牵手弱势群体 创新社会管理
·冬天真的来了 冰冷街头的零星路人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