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连续晴天给我市晚稻带来了收割良机。昨天,记者从市种植技术推广总站了解到,今年我市晚稻生产迎来又一丰收年。截至目前,我市晚稻收割已完成160多万亩,预计全市粮食产量可达100万吨。其中今年单季稻亩产又创新高,达850公斤。
嘉兴历来是浙江省的“粮仓”,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一直列全省首位。嘉兴历史上的粮食订购任务,曾占全省的23%,调拨任务占42%,而商品粮则占40%以上。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如何保证粮食产量,已成为嘉兴需要面对的新课题。于是,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晚稻高产行动,推广种植新技术,建设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提高农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就成了焕发“嘉禾粮仓”青春的必然选择。
今年,在海盐县武原街道华星村许玉君的一亩多田里,诞生了我市单季稻亩产冠军。在这块种植了“甬优12”晚稻的田里,亩产量达到了850公斤。在晚稻高产的背后,则有水稻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测土配方、统防统治等一系列集成种植技术为其保驾护航。
依靠科技走集成之路,已成为我市提高粮食单产、提升粮食增产后劲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结合本地粮食生产实际,突出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因地制宜集成组装了与种植品种相适应的主推技术,努力实现良田良制、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
据介绍,从2007年开始,我市粮油、土肥、植保、农机等相关推广单位不断加强沟通与合作,协同申报推广和研究项目,在高产示范方(片)的建设中,注重资源的整合,积极推进多项生产技术的集成和示范。目前,全市已全面建立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等多技术集成示范方(片),并建立9个万亩高产示范片。截至目前,全市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9%,水稻“五改”技术应用面积达到117.4万亩,推广机插22万亩,直播156万亩,精确定量栽培7.3万亩,强化栽培40.3万亩,集中育秧17.8万亩。
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则进一步夯实了我市粮食生产的基础。自2010年起,根据《嘉兴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的要求,依据嘉兴各地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条件,提出通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建设、三新技术推广工程建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全面落实了省政府下达的11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
市财政从2010年起每年分别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市本级的“两区”建设。各县(市、区)都规定,凡在综合园区内实施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扶持力度都比面上高出20%以上,其中平湖市规定高出50%以上。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239个,面积24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65个。如今在这些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内,农田有效灌溉率基本达到100%,年复种率达200%,良种覆盖率达100%,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现代农业园区内生态循环模式得到普遍推广。
到2020年,我市最终将建成125万亩的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按照亩产1000公斤计算,这些新建粮食示范区的产能将达到125万吨。根据我市城镇居民和新居民每年62万吨的粮食消费量计算,新建粮食示范区的年产量,可供我市居民吃上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