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周晓娟创建的QQ群——“熊猫之家”(1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朱国亮摄
多次挽救陌生生命,却从不与被救者联络
周晓娟第一次献血是在2000年,那时她才19岁,在甘肃省一所中专学校就读。
“第一次献血,没什么目的,也不是响应谁的号召,就是听献了血的同学说,符合一定条件就可以献血,于是就去了。”周晓娟回忆说。
那时,这个来自农村的朴实姑娘,还不知道自己的血型是稀有的RH阴性。直到2007年,甘肃省血液中心召集献血者联谊,她才知道自己是特殊的少见血型。
知道自己的血型后,周晓娟有些意外,但是这没有影响她继续献血。
“她一直和我们保持着联系,住宿、工作地址变动,尤其是手机换号,都主动告知我们,怕我们联系不上她。”王水珊说,“我们曾建了一个库,纳入了600个像周晓娟这样拥有RH阴性血型的人,但一半以上已难以联系。”
周晓娟家庭并不殷实,父母务农,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她毕业后,在一家民营图书发行公司工作,收益也不丰厚。然而,她从来没有想过,用她稀有的血型去为自己争取点什么,她甚至从未主动联系过那些身体里流淌着她稀有的血液的人。
“至今,只有一个接受我输血的患者与我有联系,其他人我都不知道是谁,我也不想联络他们,我不想让他们有负担,觉得欠我人情。”周晓娟说,“我只是做了点‘平常事’,我不想因为我帮了别人一点小忙,就一定要别人来帮我、感谢我。”
然而,王水珊这个血源招募工作者知道,周晓娟这个平实、不善言语的姑娘所说的“平常事”一点不平常,她献出的每一滴稀有血液,对那些病危的陌生生命而言,是再多的黄金、白银都换不来的。有好几次,都是病人已生命垂危,等待她来应急。
周晓娟第一次捐献机采血小板,就源于一个危重病人,急需输注A型RH阴性血小板。那是2008年10月的一天下午,她正在上班,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她有些迟疑,但经过核实是甘肃省血液中心提供的电话后,她当即同意愿意捐献机采血小板。
之后,她放下手头的工作,前往血液中心接受体检。体检合格后,第二天一早又去献血。这是她第一次,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次成分献血,捐献的是一份血小板。在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中,她的血液流经密闭的血细胞分离器,经过循环分离出病人需要的血小板。
“这个过程比献全血复杂,时间长,需要一个多小时。虽然捐献过多次全血,但机采血小板还是第一次捐献,当时心里多少有些怕,由于紧张在采集过程出现了一些不适的感觉,不过还是坚持下来了。”周晓娟说。
如今说到这一切,周晓娟口气很轻松,但那毕竟是第一次,看着自己鲜红的血液沿着不同的透明塑料管线,流入三个密封的塑料袋内,最后部分血液又流回自己的身体,想不紧张都难,而这却是为了一个此前从未谋面、今后可能完全不联系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