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

2011年11月16日 22:09 [ ] [打印]

  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正案(草案)》。

  会议指出,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和我国淡水资源重要补给地,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自2005年实施以来,取得明显成效。为从根本上遏制三江源地区生态功能退化趋势,探索建立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会议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试验区包括玉树、果洛、黄南、海南4个藏族自治州21个县和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

  方案要求按照尊重文化、保护生态、保障民生的原则,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科学规划,改革创新,形成符合三江源地区功能定位的保护发展模式,建成生态文明的先行区,为全国同类地区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力争到2015年,植被平均覆盖度提高15到20个百分点,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到2020年,植被平均覆盖度提高25到30个百分点,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城乡居民收入接近或达到本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为此,一要划分主体功能区。依据生态特性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将试验区划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承接转移发展区,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实行分类指导。二要以草原植被保护和恢复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实施好草原管护、草畜平衡等各项生态保护工程。三要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提升集约化水平,发展生态型非农产业。四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游牧民定居和农村危房改造,切实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要服从生态保护。五要创新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建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气候与生态变化情况。建立规范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设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发挥农牧民生态保护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个人、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积极支持和参与三江源生态保护公益活动。六要建立新型绿色绩效考评机制,转变政绩观念,切实扭转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做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会议要求有关地区和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和科技、人才支撑,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会议认为,预算法自1995年施行以来,对规范预算管理、推进依法理财、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现行预算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有必要修改完善。修改的基本原则是:(一)增强预算的科学性、完整性和透明度。各级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要纳入预算。除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外,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预算、决算都要依法向社会公开。(二)健全财政管理体制。各级政府之间应当建立财力保障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三)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做到规范、公平、公开。(四)强化政府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风险。(五)严格预算执行,规范预算调整,完善预算审查监督。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传“新疆籍艾滋病人用病血滴进食物投毒”新疆公安厅辟谣
·京沪高铁被召回动车整改合格今起恢复运营 列车运行图或将调整
·质检总局:部分进境猪肉产品因含“瘦肉精”被退货或销毁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将面临规定的多项强制措施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