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全球工业主辅料交易中心落户嘉兴现代物流园 打造全新供应链

2011年11月14日 07:51 [ ] [打印]

  以优化整个供应链的方式降低成本,通过整合资源,为企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这一推动现代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全新模式已率先在秀洲区落地开花。

  在11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首届“南湖论和”中国浙江供应链大会上,占地85亩、总投资10亿元的浙江川山甲供应链嘉兴基地项目在位于王店镇的嘉兴现代物流园内正式开工奠基。据了解,川山甲公司计划用4年的时间,把该基地建设成为一个颇具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性工业主辅料交易中心。祝亚伟、盛付祥、胡建丰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参加了开工奠基仪式。

  不同于以往的工业物质交易中心和工业品超市,落户秀洲的浙江川山甲供应链嘉兴基地将采用一种全新的供应链商业模式。“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技术和新的经营模式,基地将全力打造一个虚拟和实体平台,通过网上网下互动,建立嘉兴核心集聚、辐射全国终端的交易中心和集散平台。”据川山甲公司董事长许建华介绍,嘉兴基地建成后,将以供应链金融为推手和工业辅料国际采购分销为支撑,为工业辅料上下游企业提供商品展示、仓储、配送、金融、供应链集成、信息系统等供应链一体化服务。

  区相关领导表示,作为“2010浙商最具投资价值企业”第一名,川山甲公司立足于供应链的源头,积极参与客户的商贸、信息、物流等环节,努力优化整合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始终屹立于物流产业发展的高端。浙江川山甲供应链嘉兴基地既是嘉兴现代物流园开发建设的一大亮点项目,也是秀洲区乃至嘉兴市重点工程之一。整个项目开发建成后,不仅能够延伸秀洲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还将对提升城市能级,集聚人气、商气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个气势宏大的全球工业主辅料交易展示中心正在积极打造;沃尔玛华东配送中心运营发展突飞猛进,年配送额达60亿元,其发展速度已远超沃尔玛天津、深圳配送中心;宝银重钢联手上海百联集团,即将启动建设综合型钢材物流基地,打造长三角工业用钢交易集散中心……事实上,自嘉兴现代物流园启动建设以来,现已引进各类物流企业近40家,园区在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上正在迈出一个个坚实的步伐。

  “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优化设计是现代物流服务领域的高端业务,要打造一个在全球都有影响力的物流园区,必须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即供应链集成,而‘川山甲’恰恰是国内供应链集成的大师。”中国供应链专业委员会主席邱伏生说,嘉兴现代物流园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通过集聚长三角物流资源,创新第四方物流服务平台模式,园区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努力,未来或将成为长三角现代物流高端资源集聚高地和区域性物流产业服务中心。

  对此,嘉兴现代物流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建良也表示,川山甲供应链嘉兴基地既是嘉兴现代物流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成为推动全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主战场之一。今后,园区将继续强化产业链招商,加快以“川山甲”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产业、配套产业的集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商贸流的有效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的供应链服务大产业,推动整个物流园区的提档升级发展。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编辑: 俞佳

 相关稿件
·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推进嘉兴“文化兴市战略”
·肩负时代赋予的文化责任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构建嘉兴城市文化品格
·嘉兴高速路段首台自动发卡机正式“上岗” 已经发出通行卡8万多张
·整治时间达5个月力度历年来最大 嘉兴严查一系列交通违法行为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