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10月26日电随着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近日逐一被抓捕到案,今年初夏发生在陕西省凤翔的秦公六号陵大墓被盗案终于告破。人们不禁问,帝王陵墓的安全到底如何?盗墓行为有无高科技?如何应对这种猖狂盗掘现象?
盗洞直达“黄肠题凑”让人震惊
事情发生在初夏的6月,当秦国雍城秦公陵园区的巡护人员清晨发现六号陵园出现异样时,没有封土的大墓上显现的盗洞已黑不见底,周围散落的是些新出的黄土和青膏泥。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馆长景宏伟立即赶到现场,把情况向文物、公安等部门逐一汇报,凤翔县公安局、宝鸡市公安局遂成立专案组,着手对这起盗墓案展开调查。
凤翔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马俊成说,公安局接到景馆长报案,说发现先秦陵园六号墓区有一个盗洞,这个盗洞直径有40多厘米,深度看起来有20米左右。公安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后来宝鸡市级、陕西省级的文物、公安人员也相继前来查看情况,初步判定为具有一定文物知识人员组成的团伙作案。
从案发现场照片看到,这座盗洞隐蔽性很高,其时小麦刚刚泛黄,盗洞深邃幽长而且几近笔直,洞壁十分平滑,盗洞周边没有留下任何遗留物。对这个盗洞进行检查发现,盗洞两米以下是用炸药炸出,作案工具与作案手法都比较专业,已经炸到构成主墓室的棺椁——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是先秦墓葬史上较为流行的帝王级墓葬形制,多用方形柏木等坚实木材构筑成棺椁,其内多藏珍贵器物随葬,供死后墓主人享用。但这也成为后人偷盗金银等器物寻财的重要目标,一旦黄肠题凑被破坏,盗墓贼面对的就是堆积的随葬品。
秦人有厚葬传统,秦始皇帝陵往往引人遐思。秦国在凤翔雍城建都近200年,秦公陵园埋藏着在雍城执政的19位秦国国君,其随葬品必然十分丰厚。陵区唯一发掘的秦公一号大墓,其墓圹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墓圹,有专家认为墓主人是秦景公。
盗墓分子联合作案形成“产业链”
由于作案现场干净利落,专案组在现场没有发现直接证据,公安人员只好就地展开排查。排查是无奈之举,其结果有时也出人意料。
首先排查的重点是曾有过文物经验或前科的人群,甚至于谁定阅了文物类杂志都被纳入视野;其次是对进入陵园区域的外来人进行排查,由此甚至调取了案发现场附近的多个治安视频近一年的资料。
排查之余是细挖作案现场。经过反复多次勘察、化验,专案组确认盗墓贼采用的是地下挤压式爆破。其方法是,确定墓室之后,用洛阳铲等工具打出直径约十厘米的深洞,直达黄肠题凑。然后向洞内填充炸药至地面两米多,再用电池激活雷管进行爆破。因为爆炸距地面尚有段距离,爆炸声非常小,难以惊动周围。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案渐渐得到了几个有用线索。在陕西省公安厅的帮助下,专案组数次研判认为内外勾结、利益共享、风险分担是案件的主要形式,外省盗墓犯罪嫌疑人与本地人内应,出人的、出钱的与出技术、出货的等形成了一个非法的地下“产业链”。
于是,在初步确定6名犯罪嫌疑人均来自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后,10月12日在三门峡警方协助下,宝鸡警方抓获张某、南某、任某3名犯罪嫌疑人,19日在宝鸡将姜某抓获,20日至22日又分别在河南和浙江将犯罪嫌疑人南某、曹某、张某和叶某抓获。
经审理,犯罪嫌疑人供述,此案是由宝鸡姜某组织,由河南张某与浙江叶某出钱所为。具体分工先是姜某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负责勘察清楚墓室,河南张某出了约8万元负责设备、炸药、交通、人员等费用,浙江叶某参与出钱欲进货,以便文物及时“出手”。
目前,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对于犯罪事实均供认不讳,其中8人已经被关押在了凤翔看守所,1人仍在押解途中。
方圆二三十平方公里的陵区内文物没有任何技术防护措施
宝鸡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刘辉证实说,9个主要犯罪嫌疑人已全部到案,另外虽还有几个涉案在逃的,但都非主犯,这件秦公大墓盗案目前已经告破。
然而,案件所暴露出的盗墓“专业化”却令人担忧:
46岁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姜某,作为熟悉情况的本地人,跟当地公安、文物人员多有认识,其对秦公大墓的了解程度甚至可与专业考古人员相媲美。甚至有专家认为,他找秦墓的准确程度,放在陕西都是高手。
主要犯罪嫌疑人张某,在河南当地小有名气,今年来多次来凤翔,与人津津乐道自己盗挖古墓,先后分4批组织人员参与,每次组织人员又不一样,等案发后意欲乘长途车外逃。
主要犯罪嫌疑人叶某,在盗掘古墓方面后发制人,意欲出小钱办大事,用文物市场的行话就是“捡漏”,以获得最大的利益。
根据审理情况,姜某、张某是最主要的策划者、实施者,他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分步实施了盗掘行为,而且具备一定的反侦查能力。
专家分析,犯罪嫌疑人为找新工具以便破开黄肠题凑才致案发有一定的道理,但更可能的情况是,他们是在等待文物贩子的过程中案发了,也就是说在找文物下家的时候,为保证文物是哪个坑的货,有些文物贩子要亲自或派人到现场看墓,同时也便于盗到空墓时风险共担。
然而,反观秦公陵园的田野文物安全保护条件很不乐观。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馆长景宏伟说,在方圆二三十平方公里的陵区内,文物没有任何技术防护措施,习惯于夜间巡护的文物保护人员在老百姓眼中就是“一年两条腿,破鞋十余双,手中大木棒,见影心就慌”的形象。如今,国家文物局已开始对秦公陵区立项进行技术防范工程,建成后将发挥巨大安保作用。
专家认为,有关部门应从盗卖文物地下产业链发掘线索,了解犯罪分子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出重拳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