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多元的大衣毛领洗得结到一起,干洗店只愿赔偿100元;2000多元的毛毯被洗得缩水变形,干洗店只答应赔偿100元……随着气温的逐步降低,市民衣物送去干洗开始增多。昨天记者从秀洲区消保委了解到,由于责任难以鉴定,出现消费纠纷时,往往很难妥善解决。市民如何保护自身权益?消保委表示,送洗衣服可事先约定洗涤、赔偿标准。
“你们把我5000元买来的西服洗了个小洞,还悄悄地缝好了,当然要由你们来赔了。”“我们没说不赔,按照规定赔你20倍的洗衣费,已经够可以了。再说,这件衣服也不见得就是我们弄坏的。”10月17日,秀洲区某品牌干洗店里,在区消保委工作人员张国范的主持下,一起干洗服务纠纷调解正在进行。
今年7月底,市民徐女士将西服送到这家干洗店,9月初取衣服时,却发现衣服后背上有个小洞刚刚被人用针线缝好了。她与对方理论,要求对方赔偿2000元,由于事先并未约定赔偿标准,店家只愿按20元洗衣费的20倍,也就是400元赔偿她,这让她很难接受。这次,虽然店家同意赔偿600元,可徐女士还是不肯接受。“这已经是我们组织的第二次调解了。”眼见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想法,张国范只得终止调解,建议徐女士走其他途径进行维权。
事实上,类似于徐女士这样的纠纷并不在少数。今年4月,市民陈女士曾将价值1800多元的大衣送去清洗,取衣时发现大衣毛领上的毛结成一块一块的。她要求干洗店重新清洗,先后重洗了三四次,可毛领结块的现象依旧没有消除。她要求店家赔偿800元,但店家只愿赔偿100元。区消保委多次进行调解,但始终没有结果。
“衣服洗得干不干净,衣服到底是穿坏的还是洗坏的,这些问题很难说清楚。”张国范告诉记者,由于干洗行业没有行业标准,纠纷责任很难鉴定,只能寄希望双方事先约定。
秀洲区共有干洗店21家。入秋以来,平均每家每天干洗衣服从数十件到上百件不等。区消保委工作人员提醒市民,把衣物送去干洗店,切勿放下衣服就走。送洗时要认真检查衣服是否有破损、色差和可能造成洗后褪色的严重污渍等,高档衣物还要约定赔偿标准,双方认可后在收据上标注清楚。取衣物时一定要仔细检查,如有异议当面提出,并保留相关证据作为索赔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