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大小城事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古运河边的老北京风情 风车传达美好心愿

2011年10月17日 09:48 [ ] [打印]

  

  风车表达着梁老先生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风车制作需要通过四五十道工序。

  梁老先生的工作间就像个小型兵工厂。

  在北京郊区的武辛庄,做风车的梁老先生无人不知。

  78岁的梁老先生制作起风车来一丝不苟。

  梁老先生制作的风车就是与众不同。 

    河水又北。

    京杭大运河从通州至北京段名为通惠河,元代初年由水利专家、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修建。郭守敬初见元世祖忽必烈,就提出了六条水利建设的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修复从北京到通州的漕运河道。经过一年多工期,从元大都(北京)到通州这段河道终于修成。河道的修通使忽必烈十分高兴,他亲自为这条河命名,叫通惠河。

    通惠河的修通,使南来的货船可以直达北京城内的什刹海。什刹海就成了京杭大运河从北至南的起点,郭守敬通过水闸和斗门调节运河水位的高低,使船舶能够顺利地直通到元大都的中心。从此,这条河又被北京老百姓称为“母亲河”,什刹海也就成了漕运码头。

    当我了解了什刹海原来是我从南到北寻访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时,我决定走近什刹海,一睹它的风采。

    盛夏闷热的黄昏,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把大地洗得干干净净。在什刹海的万宁桥一侧,我见到一位老妇人手持风车在叫卖。一阵暖风吹过,风车在黄昏的余辉中缓缓转动……

    老妇人告诉我,风车过去是老北京的玩物,如今可是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老人介绍,风车原名八卦风轮,传说是由《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发明。相传,一只十头鸟因偷吃贡品,受到玉皇大帝的处罚而使翅膀受伤,受伤的十头鸟血滴到哪儿,哪儿就会有灾难。元始天尊命他的弟子姜子牙设法降伏这只“妖鸟”。于是姜子牙制作了一个八卦风轮,用12种香草做12根轮条,代表12个月,12根轮条上有24个头,代表24个节气,形成一个圆圈,上面附有四道驱魔降妖的“符”,抛向天空,这才把十头鸟镇住了,从此天下太平。

    于是,风车作为一种喜庆、吉祥的象征,便流传了下来。

    传说毕竟是传说,它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据史料记载,风车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经多方打听,我在北京郊区的武辛庄,寻访到了制作风车的传人梁俊老先生。

    梁老先生今年已经78岁了,祖祖辈辈以制作传统风车、风筝为业,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他10岁时就跟着长辈学习制作风车,由于上过几年私塾,从小就喜欢琢磨风车,因此,他制作的风车与众不同。

    “别看风车是个小物件儿,它的来头可不小呢,它跟《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还有关系……”一提起风车,梁老先生脸上充满了自豪,话匣子也一下子打开了。原先,风车制作要经过四五十道工序,其中制作泥鼓的土就十分讲究。首先要选择黏性大、不僵硬的土,通过泥浆、过滤、沉淀等工序。泥过滤后要掺进纸进行搅拌,使之融合在一起。再将泥做成大小标准、薄厚一致的鼓帮,放置阴干3至5天。鼓面是用比较薄的牛皮纸裁成比鼓帮稍大的方块,用乳胶粘于鼓面,要绷平,松紧合适。风车架子用的是一种红高粱秫秸,按照所设计的形状扎好,每个连接处须用竹钉连接。风车轮又叫鼓轮,是制作风车比较麻烦的一道工序。制作时,首先选好竹蔑子,用刀轻轻刮平劈成条,把竹条用温水泡软,用胎具把它绕成圆形,圈用细线将两头连接绑好,把竹圈与中心轴连接上。风轮的轮条用一种耐用的纤维白布制作,涂上颜色,将风轮染成象征寓意的红、黄、绿三种颜色。

    梁老先生指着风车说,风车的着色是有含义的,绿色代表地球和环保,红色代表太阳,黄色代表的是我们炎黄子孙;而风轮上的12根轮条代表12个月,24头代表24个节气,围起来形成一个圆周,这圆周包含一年四季,意在保佑四季平安。在老人手中,小小的风车包含了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如今,梁俊老先生的风车成为美、英、德等国家民俗博物馆里醒目的展品,广阔的市场也给梁俊带来了不小的利润回报。小小风车已出口了十几个国家。“没想到这小小的风车,竟让我5年出了6次国。”让梁老先生倍感自豪的是,在新西兰奥克兰市举办的亚洲艺术节上,他身着唐装,脚蹬圆口青布鞋,走在17个国家民间艺术家游行表演队伍的最前头,舞动着手中500轮的大风车,风车发出“哒哒哒”的阵响,口中高呼着:“送福喽!”观众爆发出“China!China!”的阵阵欢呼声。

    如今,梁老先生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0多年来,他制作过20多万个风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风车大王”。“风吹风车转,车转幸福来。”老人说,“只要身体还行,我还接着做风车。”

    从梁老先生的脸上看得出来,他把一生的美好心愿都画在了这小小风车上。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摄影 记者 袁培德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感谢嘉兴!我们会永远记着嘉兴!”
·区政府与移动公司签约 共建“无线城市”
·瓜农获赔6万 法律援助案例成省优秀案例
·敬老蛋糕,甜! 祝愿老人们健康长寿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