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车表达着梁老先生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风车制作需要通过四五十道工序。
梁老先生的工作间就像个小型兵工厂。
在北京郊区的武辛庄,做风车的梁老先生无人不知。
78岁的梁老先生制作起风车来一丝不苟。
梁老先生制作的风车就是与众不同。
河水又北。
京杭大运河从通州至北京段名为通惠河,元代初年由水利专家、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修建。郭守敬初见元世祖忽必烈,就提出了六条水利建设的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修复从北京到通州的漕运河道。经过一年多工期,从元大都(北京)到通州这段河道终于修成。河道的修通使忽必烈十分高兴,他亲自为这条河命名,叫通惠河。
通惠河的修通,使南来的货船可以直达北京城内的什刹海。什刹海就成了京杭大运河从北至南的起点,郭守敬通过水闸和斗门调节运河水位的高低,使船舶能够顺利地直通到元大都的中心。从此,这条河又被北京老百姓称为“母亲河”,什刹海也就成了漕运码头。
当我了解了什刹海原来是我从南到北寻访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时,我决定走近什刹海,一睹它的风采。
盛夏闷热的黄昏,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把大地洗得干干净净。在什刹海的万宁桥一侧,我见到一位老妇人手持风车在叫卖。一阵暖风吹过,风车在黄昏的余辉中缓缓转动……
老妇人告诉我,风车过去是老北京的玩物,如今可是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老人介绍,风车原名八卦风轮,传说是由《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发明。相传,一只十头鸟因偷吃贡品,受到玉皇大帝的处罚而使翅膀受伤,受伤的十头鸟血滴到哪儿,哪儿就会有灾难。元始天尊命他的弟子姜子牙设法降伏这只“妖鸟”。于是姜子牙制作了一个八卦风轮,用12种香草做12根轮条,代表12个月,12根轮条上有24个头,代表24个节气,形成一个圆圈,上面附有四道驱魔降妖的“符”,抛向天空,这才把十头鸟镇住了,从此天下太平。
于是,风车作为一种喜庆、吉祥的象征,便流传了下来。
传说毕竟是传说,它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据史料记载,风车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经多方打听,我在北京郊区的武辛庄,寻访到了制作风车的传人梁俊老先生。
梁老先生今年已经78岁了,祖祖辈辈以制作传统风车、风筝为业,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他10岁时就跟着长辈学习制作风车,由于上过几年私塾,从小就喜欢琢磨风车,因此,他制作的风车与众不同。
“别看风车是个小物件儿,它的来头可不小呢,它跟《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还有关系……”一提起风车,梁老先生脸上充满了自豪,话匣子也一下子打开了。原先,风车制作要经过四五十道工序,其中制作泥鼓的土就十分讲究。首先要选择黏性大、不僵硬的土,通过泥浆、过滤、沉淀等工序。泥过滤后要掺进纸进行搅拌,使之融合在一起。再将泥做成大小标准、薄厚一致的鼓帮,放置阴干3至5天。鼓面是用比较薄的牛皮纸裁成比鼓帮稍大的方块,用乳胶粘于鼓面,要绷平,松紧合适。风车架子用的是一种红高粱秫秸,按照所设计的形状扎好,每个连接处须用竹钉连接。风车轮又叫鼓轮,是制作风车比较麻烦的一道工序。制作时,首先选好竹蔑子,用刀轻轻刮平劈成条,把竹条用温水泡软,用胎具把它绕成圆形,圈用细线将两头连接绑好,把竹圈与中心轴连接上。风轮的轮条用一种耐用的纤维白布制作,涂上颜色,将风轮染成象征寓意的红、黄、绿三种颜色。
梁老先生指着风车说,风车的着色是有含义的,绿色代表地球和环保,红色代表太阳,黄色代表的是我们炎黄子孙;而风轮上的12根轮条代表12个月,24头代表24个节气,围起来形成一个圆周,这圆周包含一年四季,意在保佑四季平安。在老人手中,小小的风车包含了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如今,梁俊老先生的风车成为美、英、德等国家民俗博物馆里醒目的展品,广阔的市场也给梁俊带来了不小的利润回报。小小风车已出口了十几个国家。“没想到这小小的风车,竟让我5年出了6次国。”让梁老先生倍感自豪的是,在新西兰奥克兰市举办的亚洲艺术节上,他身着唐装,脚蹬圆口青布鞋,走在17个国家民间艺术家游行表演队伍的最前头,舞动着手中500轮的大风车,风车发出“哒哒哒”的阵响,口中高呼着:“送福喽!”观众爆发出“China!China!”的阵阵欢呼声。
如今,梁老先生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0多年来,他制作过20多万个风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风车大王”。“风吹风车转,车转幸福来。”老人说,“只要身体还行,我还接着做风车。”
从梁老先生的脸上看得出来,他把一生的美好心愿都画在了这小小风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