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区河道2011年秋季增殖放流工作,在南湖会景园开展首批中华鳖种苗放流,此次放流的中华鳖种苗总量达3万尾,规格全部达到10克以上,放养以前均进行了水生动物检疫和消毒,主要放流区域为南湖周边、市区环城河道及海盐塘、平湖塘等水域。
据悉,天然情况下产1公斤鱼可从水中取出25~35克氮、3~9克磷和220克有机物,可以说“产多少鱼虾,即吸收消除了水中多少污染物”,这一观念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针对半封闭水域,采取人工增殖放流洁水性水生动植物方式,营造良好的水生生态保护系统,提高水体自身净化能力,是改善和提高市区河道水质,美化中心城市水环境的有效办法。
近年来,我市通过建设污水管网工程,实施市区河道的清淤保洁,市区河道水质已有明显的改善,但由于我市地处经济发达的太湖流域下游,上游来水污染程度较高,地表水富营养化较为严重,因此仅靠物理方法控污作用有限,必须采用生物、物理等多途径、多措施并举的综合性举措。
去年,我市投入30万元,在市区河道增殖放流各类洁水性鱼类,使南湖及环城河等市区水域的水质进一步改善。今年,为进一步改善市区水质,增加市区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在市财政大力支持下,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进一步加大了市区河道增殖放流工作力度,并首次开展了中华鳖苗种的放流增殖。据悉,11月下旬、12月上旬市里还将在相应水域增殖放流鲢、鳙等洁水性鱼类。为保护增殖放流的成果,使其成为市区河道的清洁工。接下来市区两级渔政部门将加大对电捕等破坏资源的行为的打击力度。市农经部门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市区河道水域的生物多样性、水生生态保护系统逐步得到恢复,市区河道的自身净化能力得到提高,市区河道变得更洁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