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张看护着这片水域里种植的南湖菱。
采菱工绝大部分为60多岁的老年妇女。
采菱工们弯腰低头辛苦劳作。
凌晨3点多钟,老张在夜色中开始清洗南湖菱。
南湖菱装满了老张的小舟。
经过大半夜的劳作,清晨采菱工们划着菱桶返回。
水上的生活是艰苦的。
老张好喝口酒,有朋友来时老张很高兴。
夜深人静的时候,这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最近是南湖菱上市的季节,嘉兴市油车港镇是种植南湖菱面积最大的地方。
9月6日下午,我来到了油车港镇千金寺村,在一条水泥农用船上,见到了在这里守护南湖菱的张佩君老人。
老张今年66岁,他告诉我,种植南湖菱是个非常辛苦的活,一般上一年选好菱种,次年春分播种,快到清明时,要将竹竿在河荡中插好,把菱塘围好,然后就将菱移植到围好的菱塘里,移植三个月后开始采摘,可以采摘的时间也只有三个月。为了守护好这片水域里种植的南湖菱,老张已经有好几年没有上岸生活了,一直吃住在这条船上。
嘉兴南湖,因为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而声名远播;而南湖所产的南湖菱也名声传播四海。
南湖菱是嘉兴著名特产,也是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通常来说,菱都有角,故称“菱角”,然而嘉兴产的南湖菱却没有角,其皮色翠绿,两端圆滑,并以皮薄、肉嫩、汁多、甜脆、清香而闻名于世。
南湖菱为何不长角?
在嘉兴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嘉兴,当地百姓拿出南湖产的鲜菱敬献给皇帝和随行的妃子,妃子吃的时候一不小心被菱角刺到了,这让乾隆皇帝不悦,于是下令南湖菱不能长角。从此,南湖出产的菱就再也不长角了。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其实南湖菱早在5000多年前就以无“角”特征而存在。马家浜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一只炭化了的菱,就已经与现在的南湖菱相仿。可南湖菱为什么不长角?据专家介绍,南湖地处长江和钱塘江之间,背靠太湖,又有大运河之水从北方流过。多种水质混杂作用,使得南湖菱在开花时萼冠脱落,形成了无角的特征;而通常情况下菱角在开花时萼冠不会脱落,最终形成“角”,这就是南湖菱为什么不长角的真正原因。
如今,嘉兴南湖已不再种植南湖菱,而南湖周边的一些水域也很少见到南湖菱的影子。
在采摘南湖菱的三个月中,在老张看护的这片水域上,每天晚上11点开始采菱,11点前用车把采菱工接过来,然后,每个采菱工一人一个菱桶划向水面。老张正说话间,接采菱工的车就到了河荡边。“今天来了11个采菱工,全部都是60多岁的老人,因为半夜干活很辛苦,年纪稍微小一点的都不愿意干了,有很多连菱桶都上不去,更不要说采菱了……”老张如数家珍。
顺着张佩君老人手指的方向,我转头看去,老人们已经全副武装准备登上菱桶。他们中大部分是老年妇女,脚上穿着高筒雨靴,双臂套着一副用旧衣服改成的、满是窟窿的袖套,腰间围着一块大大的塑料布,每人头顶都有一个很现代的户外探险用头灯……只见老人们身轻如燕地跃入菱桶,在老张的帮助下,一字排开向河荡深处划去。
老张划着小舟回到了船上,“晚上我还要划着小舟去把他们采摘好的南湖菱运回来,凌晨3点运一次,天亮以后7点再去运一次,3点去的时候还要给他们带去宵夜。”老张接着说。“采菱工不容易啊!采菱时节他们每天晚上要在菱桶里呆七八个小时,为了避免上厕所,他们几乎不喝水。由于每人头顶都有照明的灯,飞虫蚊子扑面而来,让人无法睁开眼睛;遇到下雨,他们的雨靴里会灌满水,双脚都被水泡肿了,袖套里面也全是水,两只手也被水泡得皱巴巴的……”老张感叹道。
老张一边说着,一边猫着腰钻进船舱给采菱工准备起了宵夜。当天晚上,老张准备的宵夜是五芳斋粽子。
凌晨3时许,我坐着张佩君老人的小舟去给采菱工们送宵夜。河荡里蛙声一片,小舟一路划去,不断地有青蛙跃入水中发出“扑通”声。几分钟后,小舟靠近了采菱的地方,河荡里南湖菱的叶子像花一样,层层叠叠地铺满了整个水面。一米长、半米宽的椭圆形菱桶安静地漂在茂盛的菱叶之中,采菱工们弯腰低头,一只手拉住水面上的菱叶向上翻,另一只手指甲用力一掐,随手把“元宝菱”往后抛进菱桶;一路两手慢慢划水向前,菱桶像一叶小舟,在密密麻麻的菱叶中开辟了一条道路……老张开始把每个采菱工菱桶里的南湖菱搬到小舟上。
清晨5点,天边出现了淡淡的红霞,采菱工们依然忙碌着。老张清洗完运回来的南湖菱后,等待第二次划着小舟去把采菱工采摘的南湖菱运回。“南湖菱必须在半夜开始采摘,这样的南湖菱进入千家万户才新鲜、清香和水灵。”老张说。
看着老张划舟远去的背影,我在想,当人们吃着新鲜美味的南湖菱时,有多少人知道菱农起早摸黑付出的辛劳,又有多少人知道是一群老人在为南湖菱而坚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