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育天地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嘉兴学院“益满湘西”爱心团队支教湘西

2011年9月20日 10:03 [ ] [打印]

  回来了,18天支教湘西,嘉兴学院“益满湘西”爱心团队的27名队员个个变得黝黑。自费参加2011年“益满湘西”爱心团队暑期支教的27名队员回到了嘉兴学院。

  2008年3月,湖南省凤凰县山江镇大门山村老师吴志显致电嘉兴日报,讲述了嘉兴学院一群学子保守了三年之久的“爱心秘密”——早在2005年,几名嘉兴学院学子以班级名义资助了两名孩子。没想到几个人默默的善举,感染了周围众多同学,最终演绎成一个专业的爱心传统、一个年级的爱心接力、一个学校的爱心运动。

  同年,这支被称为“嘉兴学院爱心群体”的特殊群体获得了“浙江骄傲”称号。这项爱心公益活动在嘉兴学院一届届传递,“爱心群体”衍生出了今天的“益满湘西”爱心团队。

  2011年3月,嘉兴学院“益满湘西”爱心团队向全校学生发出招募令:组建第三期爱心团队。报名人数达360余人,经过选拔,42人参加了一学期的集中培训,包括素质拓展、教学技能、自我心理认知、体能训练、野外生存训练等,最后确定27名队员支教湘西。“帮助一所学校,就是帮助一群孩子!帮助一个孩子,就是帮助一个家庭!”在时达一个学期的前期准备中,队员们上街义卖报纸、纸巾,派送广告单,制售手工纸花,回收军训服,回收毕业生旧物出售……想方设法筹集爱心款。

  7月16日,27名队员乘坐了21个小时的硬座火车梦寻湘西,分3个小分队在凤凰县都良田村小、板当禾村小、岩六屯村小进行了18天的支教活动。

  这次“益满湘西”行动,他们带去勤工俭学收入和爱心人士捐赠的1万元,续设了倡导素质教育的“湘嘉爱心卓为奖励基金”;带去了包括实验小学捐赠的3000元在内的6700元“一对一”助学款,还为孤儿杨同学捐赠了大专第一年3000元生活费和学习用品及衣服,特意请丰子恺之女丰一吟为杨同学题写赠词;奖励了全年级第二名,嘉兴学院“浙江骄傲爱心群体”首批结对的吴宗云同学1000元;带去了由嘉兴市实验小学学生捐助的价值16000元的164个爱心书包;团队队员家长捐赠的价值近1万元的文体用品和玩具,以及北大教授王建国、熊卓为夫妇捐赠的100本《新华字典》;用嘉兴市一些学校捐助的近八千册的图书在都良田、岩六屯村小建起了“湘嘉爱心图书室”;在岩六屯村小花了980元安装了水泵和水管,解决学生的饮水问题;在都良田村小出资购买瓦片修补屋顶。

  这次活动,得到了嘉兴市实验小学,三水湾小学、范蠡湖中学、堰栅小学等单位师生,嘉兴市邮政局,还有嘉兴爱杰莱特科技教育书店和嘉兴学院校方及师生的支持,特别是商学院的老师们不但捐助了爱心款还对团队活动给予了大力帮助,团队中的毕业生也一如既往援湘,还要感谢凤凰助苗网的吴志显老师业余抽时间牵线搭桥,《团结报》退休摄影部主任陈庭茂等记者自费下乡报道。而当地教育局和乡、村干部和村民也越来越支持,板当禾村民为该村队员特制了纪念衫、绣花包等……要感谢的单位和人实在太多了。

  在18天的支教活动中,同学们开设了语数外、音体美、自然、社会和活动课。举办了特色运动会、游园会、演讲赛、“收购梦想超市”和联欢会等,拓展山里孩子们的思维,增强他们的自信。

  队员们白天是孩子们的老师,晚上走进苗家访问,了解农村现状。大家寄宿在山民家中,大部分打地铺,一日三餐都要自己生火做饭。条件虽然艰苦,但在这个爱心团队中,同学们变得更坚强、更自信、更团结,成长了很多。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通讯员 杨杰铮 陈庭茂 摄影报道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磻溪小学洛东儿童画荣获鲁迅少儿版画奖
·秀洲现代实验学校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
·高照幼儿园有声有色开展“推普周”活动
·王江泾镇实验学校:"党在我心中"演讲比赛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