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大小城事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嘉兴经开将文明创建融入百姓"柴米油盐"

2011年9月7日 09:34 [ ] [打印]

  交通出行更顺畅了,小区更加干净整洁了,市民的文明素质提升了……文明城市,民生当先。随着文明创建的深入开展,生活在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的市民们,越来越感受到身边发生的可喜变化。近日,记者在街头、社区采访时看到,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国检”,全区上下针对创建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特别是围绕民生,将文明创建融入百姓“柴米油盐”,从老百姓身边的小事做起,使文明创建更加利民惠民。

  文明细节:2700个车位、1000多只果壳箱

  如今,在开发区的大街小巷,文明创建的细节无处不在。通过建筑立面、绿化、路灯改造、广告招牌改造等整治工程的装点扮靓,城市形象显著提升。

  记者在嘉兴蔬菜市场附近看到,所有公共泊车位进行重新规划和设置,新设定的车位分别漆成了黄色、蓝色和白色。据该地段执勤的城管执法人员介绍,按照国家标准,设在主干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的蓝线泊位为免费车位,白线泊位为收费车位,黄线泊位为专用车位,具有限时专用、公交车专用、救护车专用等用途。

  附近市民反映,市场周边的停车难和道路拥堵状况较之前有了很大改善。据了解,经过重新设置后,目前开发区有公共车位2700多个,蓝色停车位1400多个。

  在友谊街、东升西路等主要地段,记者看到崭新的粉绿色分类收集果壳箱已经遍布街头。作为沿街生活垃圾上门收集的辅助设施,开发区35条主要道路将重新设置1012只果壳箱。

  “前段时间受台风影响,绿化、横幅、指示牌等市政设施多有破损,最近要抓紧修复,并且加固到位。”在塘汇街道,有关人员正在清除被连根拔起的树木和枯枝,并重新扶植;三处倒塌的围墙和破碎的灯箱广告牌也得到了及时的清理和修缮。“文明创建中注重民生细节,这些都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该街道商业街的商户纷纷表示。

  创建行动:400多名志愿者清理1000多条楼道

  在社区,文明创建更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阳光社区,社区干部在文明巡查的时候,将印有文明创建宣传口号的扇子、鼠标垫、开瓶器等物品分发给居民,同时通过横幅、宣传板、小区短信等载体,做到社区“外围有条幅、橱窗有看板、居民有文明手册”。据说,社区居民对文明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节节攀升。社区小组长在日常走访中发现的乱堆放、饲养家禽等情况,只要跟居民进行沟通,居民都是自觉实施清理。

  前不久,紫溪社区组织志愿者对楼道内“牛皮癣”进行又一次的清理。铲子、小刀……“十八般兵器”齐上阵,每个楼道从一楼到顶楼,从楼梯扶手到墙壁,甚至报箱、牛奶箱、电表箱上的“牛皮癣”,志愿者们一处都不放过。据悉,嘉北街道9个社区一周时间动员了400多名文明创建居民志愿者对1000多条楼道乱张贴和小区种菜养鸡等现象进行大扫除。

  嘉北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开展文明创建以来,街道投入了近400万元用于道路保洁、河道保洁和绿化养护;清理1360多吨建筑垃圾;全面整治了乱张贴、乱涂写和卫生死角,增补垃圾桶150只。“我亲身经历了文明创建带来的变化,生活环境越来越整洁了,日子自然也越过越舒服了。”阳光社区居民王师傅的一番话,道出了开发区广大市民的亲身感受。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罗晓君 通讯员 唐斌辉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秀洲区首家外资企业股份制改造正式获批
·多办实事 嘉报记者蹲点王江泾镇荷花村
·迅速出击 3家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被查处
·自家采摘收获了南湖菱 让邻居们先尝尝鲜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