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嘉兴市“三社”建设专项工作推进会在市行政中心举行,来自全市各地的社区干部、社团机构代表和社会工作者聚到一起,分享社会工作经验和心得。
记者在推进会上获悉,由社区、社团、社工——“三社”互动发展的社会工作新格局已在我市基本形成。至2015年,全市将基本建成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团为载体、以社工为骨干的“三社”互动的扁平式、网络化社会管理新体系。
社区:
“农村20分钟、
城市10分钟”服务圈
如今,社区服务中心已经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下棋、健身,还是修理水龙头、找保姆,都可以去身边的社区服务中心“一站式”解决。统计显示,全市累计有781个农村社区和324个城市社区建成社区服务中心,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走在了全省前列。一个集政务、事务、便民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城乡居民享受就近的公共服务,“农村20分钟和城市10分钟”社区服务圈基本形成,推动了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在城乡社区的全覆盖,提升了居民群众的社区归属感。
记者从推进会上了解到,2015年,我市力争60%的城市社区、40%的农村社区达到“五星级”和谐示范社区标准,全市社区力争率先成为发达地区“高品质、富有活力的和谐社区”典范;基本建成社区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和支援互助服务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社区服务体系,形成服务主体多元、服务门类齐全、服务对象覆盖全体社区成员、服务优质高效的新型社区服务业态。到2014年,100%的社区居委会将实现直接选举;到2015年,100%的城市社区达到居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力争在2015年底,实现每个社区均有10个以上具有社区特色的各类社区民间组织。
社团:
各类社工机构
雨后春笋般涌现
单亲家庭的男生小姚刚上初一,一次在学校与同学发生摩擦后,敏感的他产生了自卑心理,休学2个多月,躲在家里闭门不出。小姚的妈妈通过教育部门介绍找到阳光家庭社工事务所,经过社工1个多月的专业心理辅导和家庭治疗,小姚终于解开了心结,走出家门重新回到学校。
除了专门为单亲妈妈提供亲子教育、婚姻调试、心理辅导等专业社工服务的阳光家庭社工事务所之外,近两年来,民政、教育、卫生和社区等领域也陆续成立了各种民办的和体制内的社工服务机构,如以儿童行为预防和纠正、品格塑造等为服务内容的嘉兴市彩虹社工事务所;致力于增强特殊学生沟通自信的嘉兴市春雨社会工作室;针对患者,关爱病友生理、心理健康的嘉兴市天使社会工作室;为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提供社会适应性服务的扬帆社会工作室……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民办专业社工机构13家,相关单位、镇(街道)和社区专业社工机构175家。
在不久的未来,社工机构网络还将更加健全和完善。据介绍,2012年前,全市计划建立民办非企业社工机构和单位体制内的专业社工机构20家以上,各镇(街道)全部建立社会工作管理部门;2015年前,30%以上的城市社区将建立社工服务机构,实现扁平式网络化社工机构全覆盖。
社工:
专业性更强
专业人才更多
“以前我们主动上门服务,人家都爱理不理,现在张口就喊我们‘老师’!”阳光家庭社工事务所的负责人董金娣告诉记者,在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困境的同时,她自己也亲身感受到周围的人对于社工认识的变化。
近3年,全市共有220人通过考试取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考试通过率达到17.5%,居全省前列。全市不具备社会工作规定学历人员经过4个多月的培训,最终有291人通过评审取得了我市社会工作证书。至今,全市社会工作者持证人数达到了511人。
据悉,到2015年,全市专兼职社会工作人才总量将达到1万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和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教育的专业人才达到1500人,其中,城市社区的专职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持证率超过40%,40%的农村社区至少配有1名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工作者,并熟练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