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坐进菱桶里 南湖采早菱 采菱工们凌晨开始就忙着穿梭于水面

2011年8月23日 10:58 [ ] [打印]

  本报嘉兴8月22日电“绕城菱莲一千顷,三秋菱歌满街头。”又到了南湖菱上市的季节,采菱工们也开始穿梭于水面,忙碌起来。

  凌晨4时,天隐隐透出一抹亮色,嘉兴市油车港镇千金寺村村民、61岁的高明宝已经出门了。她要去附近的绿波岛农庄采南湖菱。

  农庄里,南湖菱的叶子像一朵花一样,层层叠叠地铺满了整个水面。旁边的田里,蛙声、蝉鸣汇成一片,显得整个农庄越发静谧。一米长、半米宽的椭圆形菱桶安静地漂在岸边,里面有些头天晚上下暴雨留下的积水。高明宝穿上雨靴,在双臂上套上一副蓝色的、用旧衣服改出来的到处是洞的袖筒,一个跨步就稳稳当当地踏进了菱桶里。她将菱桶里的积水舀了出去,然后坐在了里面的小小木块上。

  空气里有一丝凉意,高明宝很喜欢这种感觉。

  真正的采菱开始了。只见高明宝双腿缩着,弯下腰和头,伸出一只手,拉住水面上的菱叶翻过来,两枚浅绿色的“元宝”藏在里面,指甲用力一掐,随手往后抛进菱桶里。接着两手慢慢划水,菱桶向前。菱桶像一艘小船,在密密麻麻的菱叶中开辟了一条道路,所经之处露出了一线水面。太阳出来了,高明宝戴上斗笠,身后菱桶里的一片绿色也变成了一座小山。

  看着高明宝一气呵成,记者也尝试了一把。菱桶里的小木块非常矮,坐下去之后整个人蜷缩在了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要采菱或者划水,必须将身子探出菱桶,双手才能接触到水面,不过整个菱桶的重心就靠前了,菱桶的尾巴翘了起来,吓了记者一大跳。一摸菱叶,才发现叶片边缘是锋利的锯齿,不小心就会被割伤。而且,要把南湖菱掐下来也需要点力气,掐下来后指甲缝里还会进泥土。记者以这个姿势坚持了没几分钟,还没采到几颗菱,就腰酸背痛了。

  气温明显升高了,记者觉得又闷又热。10时左右,一大片水面的南湖菱都被采了一遍。看着战利品,高明宝估计自己今天采了20斤。“现在还不算多,几天采一次就行,等到9月份,每天半夜12时就要开始。”高明宝告诉记者。

  整整5个小时,高明宝一直保持着采菱的姿势,没有喝一口水,她说,不喝水是为了避免上厕所。上岸后,记者发现她的雨靴、袖筒都湿了,双手也被水泡得越发皱了。

  72岁的杨阿采也在这里采菱。她满脸皱纹,满嘴的牙齿没剩下几颗。她家里有七八亩地,采完菱还要回家做农活。杨阿采随身带着一个玻璃瓶,记者看到,在采菱的时候,她从水里提起一条黑色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放进了玻璃瓶里。她说,这是水里野生的大蚂蝗,一条有1两多,有人花一斤40元的价格收购,是她们采菱的“惊喜”。而她们的工钱是一个小时6元钱。据了解,因为采菱很辛苦,收入又不高,所以愿意做的都是附近的中老年妇女。

  记者咬了一口刚采的南湖菱,清香、脆甜,还透着一股水的味道。而高明宝和杨阿采已经换下了雨靴,踏上了回家的路。她们采的南湖菱,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等待着进入千家万户。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见习记者 李茸 通讯员 董时纲 王佳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辛苦采菱人 带来一桶桶的美味香菱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