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近日举办“中国青年农民工城市融入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5名青年农民工代表与中国社科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等的有关专家学者相聚京城,就此进行了专题研讨。
在此次活动中,海宁市新居民李武岐应邀赴会,并做了主题发言。这也是嘉兴市唯一一名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农民工代表。《南湖晚报》记者联系到了刚从北京返回海宁的李武岐,并对他进行了采访。
25岁那年
他离家远行
李武岐出生于1979年,陕西宝鸡人,说起话来平实而率直,眉宇间流露着一种坚韧。“我2000年中专毕业后进入西安一家央企工作,待遇不错,只要努力工作,六七年后买房安居应该不成问题。”李武岐说,但他觉得安逸的生活并不是自己追求的,“我觉得自己还年轻,应该走出去看看。”
2004年春节过后,李武岐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辞去工作只身一人南下温州。别人出门打工免不了要带衣服,而他带的却是《现代汉语词典》等书籍。“这是我当时最贵的家当。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要用行动来践行这句话。”他说。
在乐清的一家生产配电柜的企业,李武岐做起了机床工,这是他到温州后找的第一份工作。“除了周三的晚上,几乎天天都要加班;宿舍里住着6个人,晚上的呼噜声此起彼伏,根本看不了书。”李武岐说,自己坚持了3个月后去了宁波,但他在宁波发现,“外面的世界”仍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
2005年初,李武岐来到了海宁,先是在一家机械厂打工,之后凭借自己的能力担任了一家大型企业的文化专员。“工作之余,我创作了一批描写打工生活的诗歌、散文,先后发表于《天涯》、《诗刊》、《北京文学》、《南方周末》、《工人日报》等刊物,约1万字的纪实散文《江南私企打工手记》还入选了《2007中国报告文学精选》。”
李武岐说,由于来自基层,熟悉青年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对农民工问题又有一定思考,所以他受到了社科院专家的关注,并应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安居乐业
是融入的基础
“2006年春节过后,我应聘到海宁某五金厂担任质量员。阿水是车间的模具工,负责维修、更换整个车间的模具。他1981年出生,湖北阳新人,初中毕业,早我一年进入这家工厂……”在社科院的大讲坛上,李武岐以朋友阿水的5年打工经历为案例,做了题为《漂泊、盲动、自我发展与城市融入——以阿水的打工经历为样本》的主题发言。
李武岐说,由于自己与阿水年龄相仿,工作中相处得不错,逐渐成为朋友。“2007年春节,阿水在老家结婚,婚后带着老婆去了义乌打工,因为五金厂时常要加班,他觉得很压抑,所以想换个地方。到义乌后,他在一家饰品厂打工,三四个月后又不想干了,因为每个月同样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同样觉得压抑。”
“阿水的5年打工经历,我们表面看到的是盲动,实则是无力的抗争与无奈的接受。”李武岐认为,农民工之所以具有高流动性的族群特征,首要原因是他们无法在城市里稳定就业和安居,“稳定就业和安居是农民工自我发展的基础,只有农民工的自我发展与企业、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他们才可能融入城市,而这需要企业、政府和农民工共同努力。”他在发言中建议企业家应给予农民工必要的人文和情感关怀,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怀,从而对企业产生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学习与坚持
才能更好地融入
“作为青年农民工,要想更好地融入城市,不能只抱怨外部环境如何不好,自己也要坚持学习,适应环境,发展自己。”李武岐举例说,在此次研讨会上,重庆籍青年农民工代表郑建伟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他17年前因身无特长,无奈走进了深圳一家清洁公司,成了一名临时清洁工。但在工作的同时,他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文凭,并由此走上了管理岗位。郑建伟有了积累之后,在3年前与朋友创办了一家小型外贸公司,现在经营得不错,逐步进入了小康的坦途。学习与坚持,是自我发展与融入城市的必由之路。我觉得这点能让我受益,相信也能让更多的农民工兄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