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了岁月的痕迹,老房子上的砖瓦、道路上的石条……现在也都是“宝贝”。看到其中蕴藏的商机,专做这种生意的公司最近在嘉兴出现了。
昨天,嘉兴的一家公司就发出了广告:集中收购老旧石材。这些老旧石材还会发挥什么作用?会在什么地方“上岗”?出于对这些问题的好奇,记者与这家公司取得了联系。
老砖旧石
成了稀缺资源
据了解,这个收购老旧石材的公司是市属的一家国有公司。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随着这几年城市的扩建、古城古街建设的增多,这些材料成了稀缺资源。
据介绍,这几年城市建设不断扩张,不少老街、老桥和老房子拆掉后,老旧的石材要么被废弃,要么流落到了私人的手里。这几年,江浙地区古旧街区的修建项目很多,不少项目用到了古旧砖石制品,这些古旧石材因此变成了抢手货。
“现在集中收购储备的目的,就是让古旧石材在今后嘉兴的公共建设中得到集中应用。”这名负责人表示,至于收购的价格,则要经双方协商后确定。
传承着
江南水乡的文化
搜索网络上关于古旧石材的收购信息,记者发现,从事这一行业的人确实不少。旧石板、旧石条,还有各种旧石臼、石槽、石礅、石井圈,以及从桥梁、门窗上拆卸下来的石构件和刻有文字的石碑,都在被收购的范围内。
据了解,按照这些收购者的报价,普通旧石板按每平方米计算,收购价一般为10多元,转手再卖一般能赚几十元,但是像旧石桥、石碑、石门窗等,就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如收购一座完整古石桥,销路对头的话售价可能达到几十万元。
“这就造成了不少石材的外流,尤其是最近几年收购古旧石材的个人很多。”嘉兴市收藏家协会会长、市民间收藏馆馆长俞星伟表示,“别小看了这些老砖旧石,它们虽然算不上文物,但也同样传承着历史。”
“这些民间留下来的物件,已经离普通百姓越来越远了。”俞星伟表示,一些从事收购的个人把这些旧石材卖到了外地,一些古时用于对冲风水的石敢当、刻有文字的石碑、石臼、井圈等,也被有钱人家放在了别墅里收藏。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文化上也是如此。“嘉兴属于江南水乡,老建筑的选材有着明显的文化特点,保留下来的东西也不少。最早的有汉代的,而最多的是明清两代留下的东西。”俞星伟说,在这些东西中,建筑方面留下的东西最多,筑基、牌楼、阶梯沿石以及河边固堤用的石帮岸以前极为常见,这些东西都有着历史故事,传承着江南水乡的文化,很多人重金收藏,正是看重其蕴含的历史和文化。
每一块石头
都有自己的故事
负责月河街区、梅湾街建设的市城投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老旧石材每一块都有自己的故事。
据介绍,原来在嘉兴的民丰厂附近,有一个叫东塔的建筑,位于嘉兴甪里街东塔弄的东塔寺中。解放之初,东塔年久失修倒掉,不少附近的百姓把东塔的塔砖搬回家盖起了房子。
“后来专家发现,东塔的塔砖具有相同的花纹。”市城投集团的这名负责人说,在月河和梅湾街的修建过程中,这些从民间征集来的塔砖派上了用场。梅湾街的梅湾岛和金九避难处的塔形构筑物,成了永久保存塔砖集中体现其价值的地方。
“我们收购的旧石材,主要是用到旧石材的建筑项目上。”这名负责人说,江南水乡的文化差异不大,所以在周边城市开发改造时,一些石材也会被储存起来。
如何保护很关键
“这些石材不能单件地体现文化和历史,只有大规模保存才有价值。”作为收藏方面的资深人士,嘉兴翠玉斋珠宝有限公司老板王新龙认为,眼下这种交易越来越多,面临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
在文史爱好者的眼里,这些石材尤其是石碑和石刻,每一块都是不同的。它们不但记录着不同的事件,还因写字人和刻字人的地位、碑刻记载的时间和历史时期不同,价值也不一样。
有一句广告词是“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王新龙说,这种旧石材虽然不属于文物范畴,但它们多少有着文化积淀。嘉兴曾出现过整座桥被卖的事,虽然最终买卖没有达成,但这对老建筑、老桥梁的保存和管理是一个警示。对这方面很关注的市民沈先生认为,老旧石材买卖带来的利益,还造成了不少偷盗事件的发生,待拆迁或正在拆迁的旧村落保护,是相关部门应该关注的问题。
“现在通过国有公司集中收购,放到景区内更有利于发挥石材的价值,对于历史文化保护来说是件大好事。”俞星伟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