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不少高三毕业生家长正忙于十分重要的计划:让孩子出国留学。无论是孩子的高考成绩不太理想,还是希望让孩子到国外大学接受一番历练,家长们认为,出国留学一定会“物有所值”。诚然,最近几年,高中生留学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到国外读大学,对于能够承受高昂花费的家庭来说,不啻为一种理想的选择。不过,打算留学的学生及其家长,真的准备好了吗?
高中留学生要面对四大困难
出国留学应该做什么准备,仅仅是做申请,把相关的资金材料、背景材料,包括托福、雅思考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从国内到国外去学习,和在国内读大学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外语水平必须达到一定要求。在国内,学生基本上都讲汉语,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留学热门国家读书,则必须英语过关。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存和适应国外教学的要求,上大学本科课程、硕士课程,首先要听得懂老师授课,这是第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个不同是中国的教学方式和西方教学方式的区别。在国内,是以老师为主导,尤其是在大学本科之前的初高中基础教育中,更多的是应试教育,老师教学的方式是把各科课程教学重点归纳出来,然后让学生去记忆。学生有一定记忆之后,再不断做题、做考卷进行练习。应该说,学生更多的是被动的学习状态。
而国外则不同。国外强调学生自主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一个事情,不是老师告诉你怎么样,而是告诉你一个观点,根据这个观点,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把这些看法都列出来,根据你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理解,再加上专家的意见,让你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学方式更多的是需要学生主动思考,有逻辑性地归纳自己的想法,和其他同学进行探讨。最后,再给老师或者整个班级一个汇报。这是国外的学习方式,它更注重学生的动手、思辨能力,这正是中西方教育不同的地方。
第三是文化的差异。东西方几千年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文化背景、历史都不同,一个东方人如果到了西方,以东方的为人处世原则跟别人接触,则会遇到很多困难,在生活中体现在跟同学相处得不融洽,很离群。
初到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往往跟身边其他人的思维不一样,如果你一说话就让别的同学觉得非常不礼貌,会有一种失败的感觉。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跟外国老师有文化冲突,老师会对这个学生的第一印象非常不好。在国外,学术信用是非常被看重的,学生最后课程通过还是不通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授、导师判定的最终结果。国外大学不像国内大学考试仅凭一张考卷,很多课程是需要学生写一篇论文来结业,论文是过还是不过,就是导师一句话。
有的时候,导师一是看学生的课业情况,二是对学生的人品各方面会有一个综合的判断。很多情况下,学生本身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孩子,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会让导师觉得这个孩子不可信,不诚实,没有礼貌,没有教养,这样,在他最后评分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文化上的差异,对中国留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四是专业课的内容。中国的高中教育,课程列得比较少,也就是数理化、地理、历史、生物,每一门都讲得非常精深。国内高中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了国外大学课业难度水平。而国外的基础教育,教授的范围很广,但每一门讲得不是很深。比如说,除了数理化、生物、历史、地理这些基础课程,国外高中还会教商科、心理学等。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是在大学里才有可能接触到的课业。在这种情况下,国外的学生在进大学之前对一些学科已经有过选修,国内的学生可能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如果留学选择了这样的专业,中国留学生和外国学生之间本身就有一定的差距,若是专业知识再有欠缺,起步就比别人落后很多。
所以,综合考虑,中国学生出国留学,需要准备的不仅是托福、雅思和做一个大学申请,而是需要全面的准备,并且需要很好的磨合。
文化适应是关键
说到底,高中生出国留学初期,最重要的是怎样度过文化适应的过程。
每个初次出国留学的人都会经历兴奋、文化碰撞和习惯三个阶段。根据每个人的心理素质、教育背景、年龄和语言能力的不同,这三个时期可长可短。初次出国的人刚刚踏上异国的土地,往往感到十分兴奋。其心理反应如一个游客,对什么都感到好奇。这时,他并没有真正接触当地社会,因而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度也较高。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友好的向导,那么“蜜月期”很快就会过去——有人做过计算,认为通常是两周。随之而来的便是失望和失落。文化的碰撞往往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其影响却是在人的心灵上。等我们理解并习惯了所在国的行为准则,言行举止也有意识地向当地文化靠拢,那么我们就进入了适应期。
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磨合的时间太长,势必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学习。那么,为什么有的人文化磨合期较长,而有的人却能很快适应异国生活呢?这取决于诸多因素。
这些因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例如,我们对所在国文化、人情世故、风俗习惯的无知;无法摆脱自己“文化有色眼镜”等。客观的因素有年龄、语言沟通能力、地理环境等。一般来讲,出国学习的年龄越小,语言能力越强,就越容易适应。另外,有的文化本身就是一个杂交的文化,例如美国的移民文化,这种文化特别容易让人适应。而另一些文化比较古老和单一,如欧洲的一些本土文化,这种文化对差异的包容性较前者会差一些,适应这种文化环境中的新生活,则需要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