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在嘉兴网民“天上的云”的个人博客里,一组视觉反差巨大的照片引起诸多网民关注。一张照片的内容是干净整洁的路面,满目苍翠的农田,另一张照片的内容是堆积如山的工业废弃物,覆盖了整个路面。
“这组照片的拍摄地点是秀洲区王江泾镇双桥村,两张照片所产生的视觉反差主要得益于我们环保网民的努力。”网民“天上的云”告诉记者,网民在检查河道污染情况时,发现这里橡胶泡沫堆积如山。后来,在网民的督促下,王江泾镇党委、政府责令倾倒垃圾的企业老板清理掉垃圾,恢复了环境原貌。
关注就是力量,参与改变环境。“这是嘉兴市环保公众参与机制日趋成熟的一个标志。”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贯彻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过程中,随着越来越多的市民自发组织起来参与环境保护,公众监督和市民参与成为推动污染减排的重要力量,全市环保公众参与不断“提质增效”。
从“邀我参与”
到“我要参与”
“我们打算发动大学生前往社区发放环保宣传资料,向市民讲解环保小知识。”随着暑假临近,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绿色之舟”环保协会的大学生们又忙碌起来。该协会负责人谢馨说,协会成立之初,受邀参与了市环保局组织的市区“截污纳管”行动、督查违法排污企业等活动。现在,大学生们都能主动参与各种环保活动了。
从“邀我参与”到“我要参与”,全市公众在环保参与意识中,实现了“被动”向“主动”的转变,这得益于全市环保部门坚持不懈地提供公众环保参与平台,赋予公众监督权利,激发公众参与环保的热情。早在2008年,市环保局就通过媒体发布征集令,邀请市民参与组建“市民环保检查团”,首批“市民环保检查团”成员包括机关干部、社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离退休人员等。
与环保执法人员一起深入企业排查、参与环保项目审批、督促违法排污企业整改……许多市民的环境保护素养和责任意识明显提高,开始自我组织开展各种环保活动。
从“网上发言”
到“网下行动”
“这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为肮脏不堪的一条河。曾几何时,这里可是水乡泽国,到处是密如蛛网的湖泊。”今年3月29日,嘉兴在线网友“红色记忆”在论坛上发了个配图帖子《哭泣的河流》。帖子发表后,就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4月5日,嘉兴论坛“锋羽无阻”板块的版主“天上的云”在网上贴出检查团报名帖,号召网民一起行动,为“哭泣的河流”疗伤。随后,嘉兴在线论坛的7名网友跟随环保、水利等部门工作人员,前往秀洲区王江泾镇,对当地河道实地开展了一次环保检查。
从“网上发言”到实地查看河道,号召市民关注身边环境的“网下行动”,嘉兴公众参与环保机制在网络时代,完成了从“务虚”到“务实”的华丽蜕变,让市民用行动实践环保理念,用参与推动环境改善。
“分布在全市各个角落的网民,就是一个个环保义务监督员,时刻盯牢排污企业。”市环保局负责人介绍说,市环保局已在网络上开设了“环保视角”板块,方便市民交流环保信息;设置了舆情观察员,每天收集全市各网络论坛上的环保信息;适时开展网民座谈会,讨论环保话题,引导网民理性参与环保监督。“现在,我们每天24小时值班,看到网民的环保投诉就立即派人查处。”市环境监察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从“突发式参与”到“常态化监督”
“每周,我都会去村里检查养殖户的污水排放情况。”作为嘉善县环保局聘请的义务环保监督员,嘉善县姚庄镇北港村村民李昌全就是村里的“环保卫士”。在嘉兴,与李昌全一样的农村环保监督员还有许多,受环保部门的聘请,他们在广阔农村筑起了一张保障农村生态安全的监督网。
“以前,市民参与环保监督都是‘谁投诉、谁关注、谁参与’,公众环保参与都是临时性、突发性的。”市环保局宣教中心主任杨建强介绍说,随着“市民环保检查团”、“环保专家服务团”、市环保联合会等公众参与平台的搭建,市民参与环保监督的形式、程序和途径已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从突发性的“投诉式参与”到制度化的“常态化监督”,嘉兴公众环保参与的范围不断拓展、形式不断丰富、内容不断增多。在网络上,涌现出一批关注环保事业、热心公益行动的网民;在城市,活跃着一批身体力行、践行低碳生活的“环保达人”;在农村,出现了一批保护家园、热爱环境的“环保卫士”。
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市、县两级环保联合会为龙头,镇、街道及社区,村级基层环保组织为支点,环保志愿者组织为补充,覆盖城乡的公众环保参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