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日,一位老人向南湖革命纪念馆捐赠了部分照片和史料,并为海盐县新闻中心题写了八个字:勇于改革,大胆创新。
他,就是1980年出任海盐县衬衫总厂厂长,以“一把剪刀剪开了中国城市企业改革帷幕”而闻名全国的著名改革家步鑫生。
之后,虽然随着企业经营中遭遇的挫折、失败,步鑫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其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全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印迹]
海盐“一把剪刀”
和一场席卷全国的改革
现在,步鑫生虽已定居上海,但他还是非常留恋海盐的点点滴滴。年近八旬的他隔三差五地就要回海盐看看朋友、会会邻里。毕竟这是他的家乡,也是他事业巅峰的见证地。
1980年,步鑫生出任海盐县衬衫总厂厂长。当时,厂里有300多名职工,年产四五十万件衬衣,却有近一半堆在仓库里,连老工人的退休金也无处可支,企业濒临破产。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步鑫生开始尝试一系列改革:在车间实行“联产计酬制”,你做多少衬衫,就拿多少工钱,上不封顶,下不保底。这在当时就被概括为“打破大锅饭”!
之后,步鑫生又打出了“组合拳”:做坏一件衬衫要赔两件;请假不发工资,若真生病要由他来决定是否补贴;每年开订货会,邀请全国各地百货商店负责人到海盐来采购,吃住行由厂里全包;打响衬衫的牌子,创下男式衬衣的“唐人”牌、女士衬衣的“双燕”牌、儿童衬衣的“三毛”牌;讲究工作效率和速度,出差上海要包出租车,出差新疆、广州、厦门还要坐飞机……
与此同时,步鑫生的很多名言也成为了流行语。比如“你砸我的牌子,我砸你的饭碗”,“靠牌子吃饭可以传代,靠关系吃饭要倒台”。
就这样,在步鑫生的带领下,海盐县衬衫总厂飞速发展,一年后成为全省行业的领头羊。
1983年4月26日,《浙江日报》刊发了长篇通讯《企业家的歌》报道了步鑫生。同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个具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此时,中央也指示向全国推广改革创新精神,一时间,步鑫生成了全国典型。
[解读]
国企改革风起云涌
“零资源经济现象”应运而生
沐浴着海盐县衬衫总厂的改革春风,1984年7月,嘉兴市委、市政府连续制定公布了有关城镇国营、集体企业“松绑放权”的12个配套政策文件。1986年6月,市委、市政府又发出《关于进一步搞活国营工业企业的若干意见》。
1987年6月5日,民丰造纸厂等7家首批承包经营试点企业的厂长与政府委托的发包方代表正式签订了为期3年至4年的承包经营合同。从而揭开了全市企业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序幕。
由于承包制以经济合同的形式明确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使企业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激励企业增产增收,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据统计,全市预算内工业企业承包后3年(1987年至1989年)共实现利税10.65亿元,年均递增9.6%,比承包前提高2.7个百分点。
然而,由于终究没有跳出国企产权制度不清晰,企业资产与企业经营管理者关联度不高的窠臼。到上世纪末,嘉兴国企已面临四分之三企业亏损的困局,唯有触动“产权”这根中枢神经,才能让其释放真正的活力。
1997年,国企改革攻坚战的号角吹响。嘉兴紧紧抓住被列入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机遇,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和组织结构。
根据市国资委的有关资料,当时,在列入市级优化资本结构试点计划的26家企业中,实施破产8家,兼并10家,减员增效8家,共核销银行呆账、坏账6.66亿元,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和离退休人员1.03万人,较好缓解了国企债务重、负担重、人员多的困难,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一批实力强、效益好的企业以资本为纽带,输出产品、技术、管理要素,进行联合、收购、控股,激发企业活力,截至2002年,全市共实施兼并企业30多家,破产解体企业160多家,通过生产要素的整合重组,盘活存量资产数十亿元。嘉兴本地企业逐渐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
进入新世纪的头5年,嘉兴国资进一步加大了退出竞争性领域的力度,对全市改制后还有较大国有成分、国有控股参股的127家企业又进行了股本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到2005年底,全市计划内1056家传统体制下的国有、城镇集体企业,通过实施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兼并、破产等多种形式的改革,改制面达到96%以上。
随着理念的不断被突破,嘉兴非公企业开始在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
第一批借力老国企资源的嘉兴企业家们率先突围。如原嘉善县二轻系统的嘉善电声总厂,其生产规模和产品档次均属国内同行前列,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该厂虽遭到了无情的淘汰,但企业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等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为当地电声电子产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同样,发端于“毛纺厂”的人力、技术等资源优势,日后形成了洪合、濮院羊毛衫市场等一个个产业集群,而发端于“冶金厂”的机械制造优势,如今的嘉冶机械创业中心已集聚起90余家大大小小的机械制造企业……
通过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嘉兴先后涌现出了皮革、木业、服装、化纤、丝织、光机电、小家电、电声电子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大竞争优势的产业群,这些特色产业群的形成,被许多经济界人士称为“蒲公英现象”……
与此同时,没有森林资源的嘉善县成为我国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基地,胶合板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没有发达畜牧业的海宁市成为我国最大的皮革生产基地,皮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没有棉花的平湖市成为我国最大的出口服装生产基地;没有羊毛的桐乡市和秀洲区成为我国最大的羊毛衫生产基地。这一现象又被称为“零资源经济现象”……
[回音]
勇于改革大胆创新
塑造嘉兴明日辉煌
步鑫生当年备受争议的那些举措,如今早已成为嘉兴企业运行的基本准则。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嘉兴经济新的增长点,非公经济迅猛发展,截至2010年,非公经济经济总量已占全市GDP的89.5%,非公企业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占比已达99.3%。
近5年,嘉兴个体私营经济主体总量已从15万户增加到22万户,增速超过40%。市工商局调研员王世平说:“今年初以来,从数量上讲,嘉兴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
根据有关单位的调研发现,目前嘉兴个私经济正着力于创新、转型、提升,加大引智工程、技术改造工程的投入力度,产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如光伏产业等。同时,一批工业园区的建立,也集聚了一批优势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嘉兴的块状经济迅速发展。
位于海盐的亚威朗光电(中国)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代表性企业。公司董事长倪姚强是个地道的海盐人,曾是煤炭行业的地区运营商,把山西等地的煤炭卖到浙江,积累了不少资产后,他认识了一直从事传统光源生产正打算寻求转型升级的另一位海盐企业家舒锋,随后,两人又联合在美国从事LED外延片开发的闫春辉博士,开始拓展LED产业链上游市场。就是这样一个“本地资本+美国技术”的组合型企业,开工仅半年,产值就超过亿元。而海盐县正打算围绕这家重点企业,打造一个产值超百亿元的全省最大的LED产业园。
“步鑫生是海盐人,几乎每一个海盐企业家都会把步鑫生作为学习的榜样。”2010年度十大新锐浙商、亚威朗光电(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运行官舒锋告诉记者,步鑫生带给他们这一代企业家最大的影响,就是“勇于改革,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