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嘉兴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等城市“金名片”后,6月10日,我市又在北京荣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嘉兴市政府同时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嘉兴能获得‘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称号,太不容易了!”刚从北京领回奖牌的市残联理事长陈美英感慨地说。在顺利通过中国残联“全国残疾人工作爱心城市”考核验收的基础上,2009年,嘉兴市又从全国42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20个参与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之一。各县(市、区)也同时创建“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
“嘉兴创建工作特色鲜明,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在今年年初对嘉兴进行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验收时,中国残联副主席、验收组组长吕世明对嘉兴的创建工作作出了高度评价,并原则上通过验收。近年来,嘉兴市残疾人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和探索,目的都是为了让所有残疾人都能接受不同的服务,这种关怀和照顾可谓是全方位的。
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如何、社会地位怎样,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把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等纳入市委工作大局,作为民生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开始,嘉兴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残联干部单列工作,并在全市各行政村设立残疾人专职委员,为残疾人享受“零距离”服务提供了保障。
针对不同残疾人的具体情况,我市开展了系统化、全方位的“保姆式”康复服务:婴幼儿从出生起就接受听力等筛查,对发现的听力障碍、脑瘫、孤独症倾向者,及早干预、及早治疗。全市先后建起了聋儿语训部、智障幼儿教育中心、智障成人工疗康复中心等专业康复机构。同时,在全市城乡社区打造“20分钟康复服务圈”,依托基层卫生服务设施,建成社区康复中心81个、康复站931个,配备专(兼)职康复指导员1023名,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康复训练。设有日托室、辅助工场、康复室、文化阅览室的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在减轻家属看护负担的同时,为残疾人提供了康复、劳动的场所。
为帮助残疾人就业,我市连续多年开展“人人享有培训、个个有一技之长”万人培训项目,每名残疾人每年可享受一次免费培训。通过培训,很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了就业,生活和生存条件得到改善。全市56个残疾人扶贫基地在接纳残疾人就业的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有劳动能力残疾人就业的效果十分明显。截至去年年底,嘉兴市集中就业和按比例就业的残疾人达到2.7万名,农村有近3万名残疾人从事种养业生产劳动,全市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90%以上。
“生在嘉兴的残疾人是幸运的!”这是许多来嘉兴考察的各地残联同行的感受,也是我市不少残疾人的感受。中残联在《授予嘉兴市“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称号的决定》中指出,嘉兴市通过创建,“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大幅度改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整体提高,扶残助残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创造了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的特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