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国上榜项目365项,其中新入选项目191项,扩展项目164项。在浙江省58项上榜名录中,嘉兴端午习俗、嘉兴灶头画、掼牛、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网船会、高杆船杂技6个项目荣列其中。至此,嘉兴“非遗”档案再添6项“国宝”,全市“国遗”名录已达13项。
今年初,嘉兴成功申报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此,嘉兴这座拥有悠久历史渊源、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终于得到了全面认可。
“第三批‘国遗’名录嘉兴能入选6项,很不容易。其中,嘉兴端午习俗、网船会、高杆船杂技,这3个政府重视度高、民众自发性强的项目能入选,是非常有意义的。”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欣喜地表示。在新入选的6项“国宝”中,各“非遗”名录分属不同项目类别。嘉兴灶头画入选传统美术类,掼牛、高杆船杂技入选传统体育杂技类,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入选传统技艺类,网船会入选民俗类,而嘉兴端午习俗则被列入第一批、第二批扩展项目中。
与此同时,此次入选项目在比例和数量上也实现了历年之最。据了解,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中,我市共有17项省级“非遗”名录参与其中,最终,6项成功入选,在比例上已达到总申报数的三分之一,在数目上也相当于我市第一批、第二批“国遗”名录的总和。
另据了解,200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公布的76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有22个项目是中国的,其中就有嘉兴参与申报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嘉兴也由此在“世遗”名录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与此同时,在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我市已先后有7个项目名列其中,分别为海宁皮影、硖石灯彩、嘉善田歌、平湖派琵琶艺术、平湖钹子书、海盐滚灯和桐乡蚕桑习俗。加上今年新入选的6个项目,我市目前共有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我市还有4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