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货轮从三峡大坝前驶过,待闸桩上水位下降后的标记清晰可见。新华社发(郑家裕摄)
在秭归县茅坪镇长岭村的山坡上,记者看到,3200多亩茶叶青翠欲滴,茶农正在其间采摘夏茶。村党支部书记韩庆国告诉记者,去年,村里抓住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实施机遇,先后新建蓄水池253口,蓄水7000立方米,形成了“库渠相连、渠池相通、管网配套、蓄引结合、分户建池、田间蓄水”的山区小型灌区新模式,这一模式已作为山区抗旱典型模式在全国推广。“没想到这些小水池发挥了大作用,每亩茶叶可以增收3000元哩!”韩庆国说。
用最少的水,办最急的事
旱魔袭来,牵动着等水春播的农民的心。
面对显现的旱情,宜昌市委书记郭有明夜宿农家了解民情。进入4月,旱情进一步加剧,郭有明几次组织水利、气象、农业等部门会商,分析旱情形势,部署抗旱措施,要求“各级各部门科学调度水源,全力组织抗旱,确保人畜饮水和春播用水”。
宜昌市市长李乐成说,在愈演愈烈的干旱面前,宜昌市实行包保责任制,对重要供水水源细化调度方案,做到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确保抗旱用水,“用最少的水办最急的事,把有限的水用到春播的刀刃上”。
时下,正是柑橘树由花而果的关键时期。5月15日,记者来到秭归县烟灯堡村,正在柑橘园里铺设水管、柑橘树下安装水袋的柑农王洪政说:“我们种了30多年柑橘,虽然现在搞微润灌还是第一次,我对这种新办法抗旱充满信心。”
秭归县水利局局长向阳说,秭归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雨流成河,无雨禾苗枯,无水抗旱是秭归的老大难。从5月初开始,秭归推广微润灌抗旱新技术1500亩,每棵脐橙树下形成一个“微型水库”,涓涓细流通过密如蛛网的管道直达脐橙树的根系,不浪费一滴水。达到用最少的水、最省的人力,达到最好的灌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