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专题2011 > 文明秀洲 > 美丽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秀洲掀起"两违"整治新高潮 已完成六成应拆除户

2011年5月17日 22:12 [ ] [打印]

  一边在搬移机械,一边在拆除围墙,这是记者昨天上午在新塍镇陡门村一处违法建筑现场看到的场景。此处违法建筑有2000多平方米,这几天业主正抓紧时间忙着拆除,再过几天将进行复耕。

  进入3月以来,全区上下对照“两违”整治目标任务形成倒逼机制,一鼓作气,一抓到底,攻坚克难,以强有力的震慑力掀起“两违”整治新高潮。到昨天,全区共拆除违法建筑76户,完成应拆除户数的60.39%。

  敢于碰硬一抓到底

  一处处违法建筑顷刻间变成了碎砖烂瓦。连日来,这样的场景在全区并不少见。

  昨天上午,记者在新塍镇洛东村走访时发现,几处违法建筑先后被拆除。在一处1600平方米的违法建筑现场看到,喷水织机已经搬迁完毕。业主刚开始有观望和抵触等情绪,为加快整治,相关部门多次上门做工作,最后总算啃下了这块“硬骨头”。镇负责人介绍说,该镇目前已经形成了“两违”整治的强大攻势,到昨天,该镇工作人员对每名涉及本次“两违”整治的当事人谈话平均达6次以上,实地察看10次以上。

  随着各项措施的全面推进,目前全区“两违”整治已经进入攻坚和冲刺阶段,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敢于碰硬,一抓到底。作为“两违”重点区域,王江泾镇组织力量深入开展调查摸底,根据不同性质、类别等进行逐个整治,并组织国土、行政执法等部门铁腕治理。该镇一处“两违”整治重点农户刚开始态度强硬,拒不接受整治,镇联合区相关部门进行重点出击,最后成功拆除了此处违法建筑。王店镇则针对“两违”重点区域,加大震慑力度,使其带头拆除。通过排摸,目前已确定了7户违法用地对象,并分批组织,强制拆除了违法建筑3000多平方米。

  各级各部门形成合力,是做好“两违”整治工作的关键。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区国土、行政执法、电力、税务、工商、环保等9个部门组成工作组,与当地党委、政府一起,对重点违法户进行调查取证、个别谈话等诸多措施,通过综合执法,许多农户开始自行拆除,并及时复耕。

  把握契机全力推进

  在强力推进“两违”整治的同时,全区上下还结合实际,根治源头,强化管理,坚持专项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解决“两违”问题。

  昨天,新塍镇相关负责人忙着整理部分“两违”情况。“我们要以本次整治为契机,强有力地推进面上‘两违’的综合整治。”该镇负责人表示,该镇将对近期排摸出的20户处于停工状态的违法建筑进行拆除,并对17户群众反映强烈、规模较大的违法建筑进行先行处理。洪合镇负责人说,该镇也趁着本次“两违”整治的东风,完善考核机制,把“两违”整治工作列入行政村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绩效考核、奖惩挂钩,同时采取“两违”整治工作动态监测机制,及时制止违法行为。

  记者了解到,在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保持高压态势的同时,区相关部门正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将“两违”整治与淘汰落后产能、空间拓展“两大攻坚”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压制“两违”的生存空间,并强化考核,着手增强国土部门的执法力量。接下来,全区将进一步落实巡查制度,坚持事先防范和事后查处相结合的机制,从源头上控制违法用地,提高执法效率。

  “两违”整治困难多、矛盾多、任务重,如何推进“两违”整治工作也引起了区政协委员的关注和重视。昨天,区政协组织开展“两违”整治情况专项民主监督活动,区政协委员结合实际提出了要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堵疏结合、建立长效机制等许多宝贵的建议。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十二五•起航】“金色秀洲”:“两违”整治-按图布景彰显和谐美
·洪合镇“四个到位”推进“两违”整治工作
·秀洲“两违”整治:越来越多的“硬骨头”被啃下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