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王江泾镇太平村内一片忙碌的景象,继占地面积80亩的荷花种子资源区栽种好后,一条长2公里左右的湿地生态河道正在修建。“等到夏天,河道里全是好看的荷叶荷花,岸上是成片的树木花草,今后我们太平村会变得越来越漂亮。”太平村村民高爱莲开心地告诉记者。
“在继续扩大湿地农业种植面积的同时,今年全区还建设了两个水生蔬菜示范村,并设立9个区域专门开展湿地种养结合新模式实验。”据区种子管理站站长高松林介绍,秀洲加快推进北部低洼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业内部一、二、三产的有机融合,今年年初以来,秀洲北部湿地农业发展渐入佳境,生态田园乡村魅力日渐凸显。
整村推进水生作物种植
昨天上午,走进王江泾镇太平村和洪典村,只见不少以往低洼的稻田里已种上了莲藕,还有十多名工人正忙于田间基础设施改造,而不少莲藕已经冒出了嫩芽。
王江泾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吴海法告诉记者,去年镇里专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户种植莲藕、菱角、茭白、水芹等水生作物,对新发展水生作物种植成规模并对农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村、社区、专业合作社给予奖励,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户流转低洼水田发展湿地农业的积极性。
“目前太平村和洪典村已经流转出3000多亩土地,两个村今年都是整体推进水生作物种植业。”吴海法介绍说,整片流转出来的土地吸引了不少工商资本前来投资发展湿地农业,仅太平村今年就已改造道路800多米,种植优质莲藕120多亩,农田改造种养结合试验田80多亩,总投资达139万元。
探索多种生态种养新模式
这几天,在位于王江泾镇太平村的湿地农业生态园区,浙江北部湾湿地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益平只要一有空闲,就去看看种在水泥池里莲藕的生长情况。
“在水泥池里种植莲藕,亩产可以达到3000多公斤,比直接种在水田里提高一倍,套养黄鳝、泥鳅也更加方便。”张益平告诉记者,这一种植新模式是他们去山东考察学习后引进的,不仅种养效益可观,而且收获时只需用水冲挖莲藕,十分节省人工成本。
莲藕种进水泥池、南湖菱“住进”大棚……今年年初以来,秀洲区积极探索多种生态种养模式,还专门在北部建立了9个湿地种养结合实验区,开展生态鳖、彩鲤、黑鱼、泥鳅与莲藕、南湖菱等种养结合新模式实验。“每个塘放养的密度,是否投放饲料,以及今后的生长情况等,我们都将详细记录下来。”区农经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验效益对比,区相关部门将力争挑选出最佳的套养模式进行推广,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和生态保护的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