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工人有力量……”昨天下午,嘹亮的歌声回荡在嘉兴体育馆,全市庆五一先进表彰大会暨“电力杯”红船颂职工歌咏大赛火热举行。会上,钟耀权等10名市“杰出职工”和岳振国等10名市“优秀职工”受到表彰,嘉兴市国鸿汽运公司客运分公司宁波班线等30个先进集体被评为市“工人先锋号”,浙江恒科实业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被评为2010年度嘉兴市“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
十大“杰出职工”都是“何方神圣”呢?他们中有医生、生产车间主任、畜牧兽医站副站长、老师、裹粽能手等,绝大部分是一线员工,年龄最大的49岁,最小的才25岁,有嘉兴本地人,更有新居民。经过投票、公示等层层环节,他们是凭借着什么脱颖而出的?
工作缺不了
“喜欢、投入、结果”
在表彰大会上,张华代表全市“杰出职工”上台发言,沉着睿智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身为嘉善野牛工具有限公司技术部主任,张华带领由20多人组成的技术团队研发新产品,2005年到2010年获得56项专利,他还被聘为嘉善县“青年创业导师”。
张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这家企业,一干就是15个年头,工作热情不减。曾有马来西亚等国的一些客户反映公司的产品易断、不耐用,如果这些技术问题不解决,将意味着公司的产品无法打入他们的市场。张华通过实地走访后发现那些客户所在地区的木质比一般木质要硬得多,湿度也高得多,回来后他带领小组成员从寻找材料着手,改变工艺,反复实验,终于,第一支切钉钻研制成功,随之而来的是一张张国外订单。
“对工作而言,喜欢最重要,其次是投入,第三是结果。”张华对记者说,喜欢自己的工作,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而要把事情做好,投入是必需的工作品质,最后还得注重结果,做出来的产品不仅要让客户满意,自己也能满意,才是需要实现的目标。
勤奋夺“秒”
创造效益
在五芳斋的生产车间,刘光荣是为数不多的男员工之一。这名1984年出生的四川小伙子来到嘉兴已经整整10年了,2004年底,他成为五芳斋的一名普通裹粽工。“以前从没包过粽子。”刘光荣回忆说,刚来五芳斋时,他什么都不会,甚至连最基本的手势都觉得很复杂。不过他生性好强,一边虚心向老师傅学习,一边不断尝试新手法。
粽子包裹过程中有个称重环节,误差要控制在2克以内。刘光荣摸索出了一种独特的裹粽操作手法:将一只粽子投料完成放上电子秤后,充分利用等待电子秤显示重量的约1秒钟的时间,进行第二只粽子的打壳、投料。这种新的操作手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刘光荣最快的时候每天能裹3000多只粽子,赶超了绝大部分女性员工,2010年他被评为裹粽技师。
刘光荣创造出新的裹粽方法后,毫无保留地将“独门经验”传授给其他员工。2010年9月至11月,公司生产中心开始推广刘氏裹粽操作手法,刘光荣担任指导老师,耐心指导160多名新裹粽工,使他们迅速掌握了操作要领。
刘光荣现在是裹粽一车间班组长,依旧活跃在生产一线。由于常年裹粽,他的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但他并不在乎。他说:“家里穷,出来打工我就要比别人多付出一些,认认真真工作是值得的。”2006年至今,刘光荣被多次评为“五芳斋集团优秀员工”。他还从数千名职工中脱颖而出,成为2009年度五芳斋集团董事长奖励基金3名获得者之一。如今,他已经在嘉兴安家,拥有了一个温馨的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