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的夏天,原嘉兴郊区建设乡西马浜村小学前面一条长满杂草的机耕路上,一位憨厚朴实的年轻人正踏着晨露走来,他叫蒋玉林。第一节课,随着屋檐下钢条的“铛铛”声响起,刚高中毕业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蒋玉林站在了学校的讲台前。这一站,就是38个春秋寒暑。这一站,就是一生的耕耘,一世的奉献。这一站,他的身影映进了两辈人清澈的眼眸里。
蒋玉林老师生于斯,长于斯,建设的乡村养育了他。38年来,他一直默默地工作在建设的乡村,挥洒汗水,教书育人。他为人忠厚善良,工作任劳任怨,他虽没有“名师”、“能手”的眩目头衔,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和光芒炫丽的荣誉,但他为学生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他为教育殚精竭虑、筚路蓝缕。他是名符其实的园丁,在田间和地头修枝剪叶;他甘为绿叶,为花儿和果实倾其所有。他真正朝着“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人生方向前进,真正履行着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呵护着优秀共产党员的珍贵荣誉。
——对教育事业热爱,对学生成长负责,甘心奉献,俯首为牛。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家住在王店镇建设南星桥村的柏庆松对这句诗很认同。最近,他每天一吃好晚饭就擦干净桌子等邻村的蒋老师来给儿子冬冬补习功课。
30年前,蒋老师带的一个班里,柏庆松是班里数一数二的调皮客、捣蛋鬼,上树、下河无所不尽其能,书本、功课全抛在一边,考试每次倒数。面对这样一个学生,蒋老师可谓费尽心血,谈心、辅导、开小灶,无数次的劝导,无数次的谈心,超越老师对学生正常程度的家访。终于,在老师的苦口婆心和循循善诱下,柏庆松的调皮终于有所收敛,学习有了好转。但不幸的是,柏庆松父亲的一场大病把柏庆松从学校拉到了田头。后来,柏庆松再也没有进过学校,虽然父亲的病已好转,但农活已成为柏庆松的全部。
长大后的柏庆松终于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但此时后悔已经晚了,他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巧的是,柏庆松的儿子冬冬遗传了自己小时的调皮,学习成绩十分糟糕。更巧的是,冬冬也分到了蒋老师的班里。蒋老师又像30年前那样把满腔的热血泼到了第二代学生的身上。大半年时间里,蒋老师每天按时来给冬冬补习功课,却不收任何钱物,柏庆松的妻子对此也不理解了,觉得很不好意思。而柏庆松却说,不要紧,蒋老师是好人,我小时侯他就是这样的。
有人和蒋老师说镇上和市里的老师补课费收得很高,你也可以收一点的。蒋老师淡淡一笑,说镇上是镇上,乡下是乡下,不一样的。他们是他们,我是我,不一样的。有人觉得自己补课付出了劳动,收点钱是应该的,我不反对,但我认为学生成绩上去了,家长开心了,老师开心了,就够了。反正也不缺这几个钱,少了不少,多了也不多。
——向学习要知识,向生活要办法,刻苦钻研,力学笃行。
艰苦的条件,清贫的生活,对于蒋老师的教育梦想来说都算不得什么,他在清苦中寻求着为人师的乐趣,在劳累中感受着教育的真谛。真正困扰蒋老师的还是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因而,除了师范进修、培训,蒋老师还刻苦自学。不管在家中,还是在学校,不管在农活的闲睱,还是在教学的间隙,不管清晨晨曦微露,还是深夜霜浓月朗,蒋老师都如饥似渴地学习,他把提高自身素质当作做好教育工作的最大前提。他总是说:“只有自已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只有老师爱学习,学生才会爱学习。只有老师的字写得漂亮,学生的字才可能漂亮。”
备课、批改作业、教研活动都是蒋老师认为的最好的学习机会,他没有老教师的架子,认为年青教师有更系统的专业知识,有更精深的教育理论,是应该学习的对象。他没有老师的架子,认为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是应该学习的对象。
蒋老师不仅喜欢学习、善于学习,更加注重在生活中找教育的方法。学生作业写得不工整,字迹潦草,蒋老师总会耐心地劝告,让他们重新写过。有学生不愿意,或不理解老师用意,蒋老师就在农忙时带着学生拾稻穗。农村的孩子对谷子有特殊的感情,见到稻谷遗落在田间会感到很心痛,蒋老师就通过拾稻穗来循循善诱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细心,要严谨,作业、写字更是如此。
——在现实中措意,从行动上着眼,真诚质朴,从容淡定。
九月的阳光依然火辣,教室中的课桌每到这个时候都会修整一新。夏天空气中的燥热,一如蒋老师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和热爱。
当年西马浜小学的办学条件非常艰苦,甚至找不到一张像样的学生课桌,更别说是教师的办公桌了。三间破瓦房,几摞旧砖头,几块破木板就是学校的全部家当了。但是在蒋老师到来后的第二年,教室却大有改观,虽然依然破旧,但至少桌像桌,凳像凳了,而这一切都是出自蒋老师之手。学过几天木匠,还没出师,就做了教师,修个桌子、凳子什么的还不在蒋老师话下。简单而需要帮手的活,蒋老师会与学生们一起动手:没有一块玻璃的窗户洞订上了塑料膜;教室墙上刷上了标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操场比以前平整了,杂草铲除了。学生习作刻在蜡纸上油印,汇编成册了……
38年来,年年如此,从西马浜小学到先锋小学,学校换了,学生换了。劳动的方式在变,劳动的内容在变,但蒋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劳动的身影却从来没变,每年暑假将教室课桌修整一遍也从不间断。
38年过去了,建设中心小学在各村小合并的基础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有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学校,当年的年轻人也已经成为两鬓霜染的老者。岁月可以流逝,但是蒋老师对于教育的执着和热爱却从来没有变过。
38年,蒋老师所教过的学生也都已经步入中年,他们的孩子也都已上学,甚至有的已经毕业,一批又一批学子在蒋老师的辛勤哺育下正雏鹰展翅、扬帆起航。
三十八载栉风沐雨教育路艰辛,三十八载衣带渐宽奉献终不悔。这就是一位普通农村教师、共产党员对教育事业无私的情怀和全身心的爱。他以及他们正是中国教育无比厚重的基石,是中华民族巍然屹立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