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照小学在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研训一体”活动模式中,努力搭建研训平台,围绕轻负担高质量目标,开展骨干引领辐射,论坛分享智慧,学科同课异构,写字修生养性等多种形式,加速全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能有一个新的提升。
骨干引领 共促提高
高照小学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师资结构偏弱,本学期教科室与教导处统一安排的骨干教师展示研讨活动,在校长徐如松的引领课中拉开了帷幕。一堂以“有效课堂,优化练习”为主题的《草船借箭》向全校语文老师传达了一种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一改以往高段语文课“动口不动手”的教学习惯,而是扎扎实实地将书面和口头练习贯穿于整个课堂始终。初读反馈时用表格填写文章主要人物和称谓,听写人物性格特点,学生既紧张又兴奋,思维高度集中,基础知识得到有效地落实。在精读课文,感悟人物性格时,抓住人物的对话,补白说话的提示语,引导学生走进三国人物的内心世界,习得语言实践能力。完成练习后学生很开心,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得到了激发。整个课堂呈现的教学理念,优化练习,使广大听课老师非常受益。接下来将陆续开展青年教师展示课,青蓝工程同课异构等教学研讨等活动,以期通过骨干教师的引领,不但给一线教师形成教学技能上的提升,更给大家带来理论素养的提高。
科研论坛 分享智慧
高照小学的年轻教师偏少,占整个教师队伍的38.7%。但这支年轻的教师队伍肩负着学科重任,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举足轻重。教科室计划在本学期利用每周周会前5分钟,开展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教科研论坛,主题为《今天怎样做教师——我的教育教学故事》。年轻的教师们从自身的教学经历出发,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敏锐的教育机智,生动的案例阐述,开学以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许多精彩的小故事。江老师的《拯救男孩》让所有老师们陷入深深地沉思。那些成绩落后于女生的男孩,那些总是要违反纪律的男孩,他们真的是不行吗?江老师告诉我们小学时期的男孩其实是靠手来学习的,也许正是我们的呵斥,我们的冷眼逐渐冻结了一颗颗学习探究的心灵。为了我们的教学更加无愧于心,我们老师需要这样的理论学习。单老师对苏霍姆林斯基儿童阅读观《智慧比智力更重要》情有独钟,并在班级中努力营造阅读的氛围,播撒阅读的种子,带着孩子们阅读绘本是每个清晨最动听的声音。还有《我的快乐教学》、《我和学生之间的色彩故事》等,传递出的是数学老师的轻松与幽默,美术老师的探索与创新。小小论坛方寸间,畅谈教育大智慧。
学科参与 同课异构
年级视导、学科教研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开展活动。开学初,各年级和学科组确立同课异构的篇文,上交教导处,便于学校计划合理安排教研活动。每个学科组轮到年级组同课异构教研,总是先自己独立备课,钻研教学重难点,设计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学校行政组和同年级教师全员参与听课、说课、评课。整个活动的引领人一般为学科骨干,要求能在下周的周会上进行教研活动的反馈,总结得失。以同课异构为主导形式的初级校本教研,能在同一层面上给老师们以比较,以学习,以思辨……在评课环节取长补短,问题聚焦,共商对策。按计划制定,本学期青年教师赛课,青蓝工程结对课,都将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开展系列研讨活动。
重视练字 提升修养
“三字”是教师一项必备的基本功。但在电脑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已经远离“三字”练习很久了。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写字认真,漂亮,可是自己的粉笔字,钢笔字却是少有刚劲秀美,更别说毛笔字。为此教科室组织安排了教师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从前期的规范汉字练习,到比赛时一笔一画书写,无不透露着教师对汉字的特殊情怀。教师的“身范”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字正”,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提高了学生“字正”的决心和信心,逐渐养成提笔即练字的好习惯,一支支飘香墨笔在一张张洁白的赛纸上书写出工整、规范、美观的汉字。教师们的优秀作品都将制作成展板,展于走廊和橱窗,积极营造“人人书写规范字”的学校文化氛围。
拓宽视野 注重学习
为开阔学科教师视野,提高专业素养,高照小学每年都组织教师外出进行考察学习。2010学年下学期组织全校46位教师到杭州拱宸桥小学参观学习,感受名师名校的风采。拱宸桥小学的新成功教育,运河文化长廊,诗意语文,教育当以慈悲为怀等文化精髓都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老师。回来后,教科室组织教师撰写参观体会,老师们情真意切,字字充满了感动。2009年上学期曾组织部分教师赴绍兴国际轻纺城小学交流听课,在各级各类培训学习中,我校老师从不缺席。与此同时,学校建立学习考察的反馈制度,每位外出的教师归来后都要书写心得体会,在教师大会上与全体教师交流学习的有关信息。
该校的校本教研正逐步由传统的单一教研组活动走向既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水平,又丰富教师理论素养的现代校本教研活动过渡,最终形成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相融合的“研训一体化”体系。在研训一体的活动中,老年教师更活跃了,把毕生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年轻老师更好学了,向着教学能手、学科骨干教师转型;骨干教师更突出了,在学科引领、科研发展上不断探索,共同追求教师、学生、学校“三位一体”和谐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