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吕祖善嘉兴调研强调加强防灾减灾和春耕备耕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11年4月19日 08:21 [ ] [打印]

  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昨天在我市调研防汛和春耕备耕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对人民高度负责的高度,统一思想,及早动员部署,强化责任落实,确保防灾减灾工作万无一失,确保粮食和农产品供应安全,努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市领导李卫宁、鲁俊、冯志礼、孙贤龙、陈越强等陪同调研。

  吕祖善一行先后考察了平湖塘独山应急排涝工程、平湖市广陈镇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嘉善县天凝镇洼地、秀洲区油车港洼地和嘉兴气象塔,并参观了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考察结束后,吕祖善一行召开座谈会,听取省级有关部门以及我市关于防汛和春耕备耕工作情况的汇报。

  市委书记李卫宁在汇报中说,省委、省政府作出推进“两区”(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决策部署后,我市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对策措施,把“两区”建设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通过落实责任、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管理和科技应用等举措,加快推进“两区”建设步伐,并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市已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94个,编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6个。李卫宁说,我市是一个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地势低洼,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30余次。根据历史经验和当前实际,我市防洪除涝最为有效的工程措施是“塘浦圩田”,也就是加快推进170万亩圩区治理工程和钱塘江河口排涝的外排工程,希望省委、省政府在防洪除涝以及“两区”建设中继续给予大力关心和支持。

  吕祖善指出,根据气象分析,我省已有11年没有发生流域性大洪水,近3年没有台风正面登陆,加上今年前期我省降水明显偏少,天气反常,全球极端天气增多,今年我省防汛形势相当严峻。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防灾减灾、安全度汛作为当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万无一失。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全面做好防汛准备,继续抓好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要突出重点,进一步强化防汛措施,加强防洪防涝工程建设。要把防汛和防台、抗旱结合起来,及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在部署春耕备耕工作时,吕祖善指出,保障粮食生产是我省近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所在,根据当前经济形势,我们要花更多精力、下更大力气保障粮食市场安全。从当前讲,要提高粮食单产、加强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完成今年全省1950万亩、800万吨的粮食生产任务。从长远讲,要把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作为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坚持不懈、踏踏实实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希望嘉兴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在“三化同步”方面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吕祖善强调,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必须切实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稳定物价总水平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中央从控制货币发行、保障供应、搞好流通、加强监管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要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坚决抑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强化市场监管,从源头上夯实物价稳定的基础;针对能源、资金、劳动力等要素趋紧态势,及早谋划应对,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浙江日报记者 嵇哲 嘉兴日报记者 余延青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超160亿元 投资马车拉动工业经济快步前行
·加快实施嘉兴“十二五”规划 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开展调研
·敏实集团“爱给力”爱心志愿者联盟活动:因为有爱你的生日不孤单
·凭借着良好区位优势与营销网络 嘉兴首个医药物流中心昨日奠基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