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意单位:王江泾镇中学
二、活动范围:王江泾镇中学
三、产生背景: 为了巩固和细化学生各项管理,奠定起始年级良好的学风和班风;也为了克服五项常规竞赛以班级为主、忽视任课教师对学生个体评价的弱势,尝试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激励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提议下,结合现阶段七年级学生对初中学习环境新奇陌生感消失,极易产生两极分化的现实困惑,经年级部酝酿,报德育处、校长室批准,决定在七年级部试行学生金银赏识卡发放制度,发动教师及时发现学生闪光点,及时赏识,达到激励和正面引导的育人目标。
四、主要做法
(一)总体思路
1.现阶段试行的赏识卡分“银色赏识卡”和“金色赏识卡”(简称银卡、金卡)两种。银卡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个体发放,金卡由年级部统一发放。
2.金银卡均留有空格让签发教师填写被赏识者姓名、赏识内容要点、教师签名和签发时间。教师发现学生思想表现或行为习惯、学习方式等方面有闪光点或成绩进步,都可以填写、签发“赏识卡”,给予赞赏、鼓励,让学生保存、积累赏识卡。
3.凡银卡累计数额达到6张的学生,可以从班主任那里领取《金色赏识卡申请表》一份,认真填写申请缘由并将所获银色赏识卡贴在表格上(有教师、家长签署意见的一面朝上)。《申请表》于每周五由班长统一收齐后上交年级部;年级部经审核后在下一周的周一签发金色赏识卡,由各班班长领取并发放。
4.对获得金色赏识卡的学生,年级部在新开辟的“金卡示范生”宣传栏上张榜展示(附照片和事迹),并获得相应奖状及奖励;对多次获得金卡的示范生(一学期以五张金卡为上限),获得相应“~星级金卡示范生”荣誉称号并获得徽章和奖励。
(二)赏识卡发放参考标准
1 .发放原则:
(1)为真正发挥赏识卡的教育功能,赏识卡的发放在试行阶段以考量常规为主,学习为辅。
(2)发放时务必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避免赏识卡只激励少部分学生的情况发生。
(3)避免发放赏识卡的随意性:设立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符合本学科特点及教师个人教学特点的“发卡门槛”。设立的“门槛”不可太高,让学生望“卡”莫及, “门槛”也不可太低,太低同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4)获取途径的多样化:
A、班主任日常管理途径。
B、任课教师学科教学途径(全员德育)。
C、全班同学每周分项目投票,班委会推荐途径。
D、学生自我申请途径。
E、家长申请途径。
F、学校各职能部门评价途径。
G、村(居)委会、共建单位评价途径。
2 .参考标准:
(1)每天每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作为班主任首先选择出一批有责任心、肯干的同学来,按礼仪、卫生、纪律、学习四方面,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随时监督同学的各方面行为,及时做好记录。如晨扫特别认真;晨读声音很响亮;午休能安静地坐下来看书;路队又静又快;午餐纪律很好;眼操认真到位;文明就寝等都可得到相应负责的同学登记。如果发现有违规者,那么就将名字记录下来,与银卡发放挂钩。班干部中如果管理到位、有效,就可以获得一张赏识银卡;如果带头违反各项规定,那么将一次性扣除两张赏识银卡。这样,班干部有权,但也有压力,可以在鞭策中锻炼、提高自己。
(2)
任课老师可以对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作业认真清楚、规范、独立完成;读书、背书自觉;单元测验优高分或明显进步;阶段考试成绩优异等学生进行赏识记分。
任课老师也可以对责任心强、值日、值周工作突出、责任区完成任务好;行为仪表明显进步;班级管理起重要作用;学习进步快;帮助同学、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进行赏识记分。
(三)奖励办法
1.对获得金色赏识卡的学生,年级部在新开辟的“金卡示范生”宣传栏上张榜展示(附照片和事迹),并获得相应奖状及奖励;对多次获得金卡的示范生(以一学期五张金卡为上限),获得相应“~星级金卡示范生”荣誉称号并获得徽章和奖励。
2.对班级中已获得若干银卡,但由于各种原因暂时未能获得金卡的学生,建议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与本班班规相衔接的评价奖励机制开展奖励。
3.对获得赏识卡的学生,可与班级学期末各种先进的评选、学生电子档案入档、成长手册的记载,学生入团的推荐等等挂钩。
五、 活动成效
赏识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从以下几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1.学生无论身处家庭、学校、社会各种场合,都以良好的姿态去面对,积极上进,,满足了学生对自身良好成长渴望得到赏识、期待师长肯定的心理,端正了是非观念,提升了德育效果。活动受到孩子的喜爱。
2.为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为教师适时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情况提供了良好途径。活动深受家长、教师的喜爱。
3.活动为形成校内外德育合力提供了极大支持,为班主任全方位及时了解学生提供了平台。
4.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距离,减轻了教师、家长对学生苛责有余,鼓励不足的德育教育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