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秀洲篇】
“田园”:突出秀洲的生态特征。就是要以水网、田网和林网等优质的生态资源禀赋为基础,着力营造“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田园城市风貌,努力实现城市与农村,生产生活与生态的有机融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物名片:姚忠保,王江泾镇民主村湿地农业示范基地养殖户。
今年刚刚开年,秀洲区王江泾镇民主村的村民姚忠保迎来了他的“开门红”:在40亩莲藕田里精心套养的瓯江彩鲤大批量捕捞上市了。“今年收成不错,看来我的买房梦不远了!”他乐呵呵地说。
在嘉兴有自己的一处小居,真正在这个城市落地生根,是姚忠保心底最大的愿望。35岁的姚忠保来自安徽,曾在上海种植过莲藕,最终选择了到嘉兴秀洲发展。“这里的田租较优惠,而且政策也很有吸引力。”他说。刚开始,他种植的是传统作物水稻。但是因为秀洲区北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较高的排涝成本,收益并不理想,让他颇感无奈。
瓯江彩鲤俗称“田鱼”,是瓯江流域的地方性养殖对象,至今已有1200余年的养殖历史。去年,秀洲区水产站根据省海洋与渔业局“养鱼稳粮增收”工程的总体要求和本地北部湿地农业开发,引进瓯江彩鲤苗种,并在北部低洼地区开展了莲藕—彩鲤的水生种养结合模式试验。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姚忠保开始投身于这一全新的种养模式。鱼苗供应、优惠贷款、技术指导……在政府的全力扶持下,他底气很足。
嘉兴生态屏障、上海后花园,国家级湿地公园……随着时代的发展,油车港这个具有丰富水资源的生态名镇身上的名词越来越多。“通过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做强油车港板块。”油车港镇党委书记陈建祥说。他认为,油车港作为嘉兴城市的功能组团,其板块优势非常明显。
近年来,秀洲区组织相关人员到江苏宝应县藕鱼共生立体养殖园、荷藕加工车间和销售市场参观学习,还到浙江水产调研所实地调研湿地农业种植模式,并形成了因地制宜地重点发展南湖菱、莲藕、水芹等水生作物,促进产业转型,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的总体思路。目前,秀洲区已在北部湿地开展了“莲藕+锦鲤”、“莲藕+黑鱼”、“南湖菱+黑鱼”及“水稻+龙虾”等多种种养结合模式。
在经过大半年的养殖管理之后,今年年初,姚忠保迎来了收获:他承包的40亩莲藕田共放养瓯江彩鲤苗种500斤,平均亩净利润达到3600多元,比该低洼地带传统种植单季水稻亩均增收将近3000元,其中仅套养瓯江彩鲤环节就亩均实现增收1600多元。“不光是收入增加了,工作量也比以前轻了不少。”他说。回想起以前种水稻时,他每天都要下田打药水6-7次以防水稻被害虫侵害,而现在莲藕套养后,虫子成了彩鲤等口中的美食,省去了他每天打药水的时间和精力。他乐呵呵地说,套养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种养模式:鱼儿的排泄物为莲藕的生长提供养料;莲藕的叶子为鱼儿撑起了一片清凉的天空。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省养殖成本,还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生态食物链,提高了综合效益。
区农经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湿地农业开发的目标任务是新开发南湖菱、莲藕、茭白等水生蔬菜湿地种植5000亩,新建水生蔬菜示范村2个。此外,全区还计划在王江泾建一个观赏藕种质资源圃,北部湾湿地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也已开始田间工程建设。“依托秀洲北部丰富湿地资源,北部湿地生态平台将以发展旅游、休闲、运动、高档商住、湿地农业等业态为主要内容,打造国家级生态湿地保护区。”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快构筑“一核两翼”组团式发展平台的实施意见》中指出。
【记者感言】
浓墨重彩绘蓝图,锦绣诗篇喷涌来。“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一核两翼”组团式发展“一翼”的北部湿地平台,将“以水兴镇”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它是一个“聚宝盆”,为当地农民开拓出了新的增收渠道,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它更是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让当地农户实现了转型发展和自我提升。可以预见,在政府科学的规划、优化的产业定位、合理的配置资源下,湿地经济建设将会焕发出更大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