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规范环评中介机构行为,海宁市出台了《海宁市环评机构考核管理办法》,对该市14家环评咨询中介机构统一备案考核,定期将考核结果通过网络公布于众,并作为省环保厅环评机构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其中,中介机构作出的“问题”环评退回次数,将作为重要衡量标准。说白了,一个环评机构能不能得到政府部门和民众的认可,上网一查便知,信誉度不高,自然影响到环评中介机构的市场占有率。
在环保意识超强的今天,环评已经成为项目能否上马的第一道关口,其预警和源头控制作用正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不少地方的环评水分太大,比如导致松花江重大污染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是首批国家环境友好企业之一,而造成沱江污染的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当地也是环保水平领先。如此怪状不能不说与环评机构认真履职与否、把关尺度松紧息息相关。不难想象,如果作为环保第一道关口的专业环评机构,也公然弄虚作假甚至违法违规,不等于直接给不法行为发放了污染和破坏的“通行证”吗?
现实中,环评工作偏离本来意义、环保“守门员”不时缺位,固然与环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环评操作流程不规范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环评机构既是环保事业的监督者又是市场经济主体,“裁判员”与“运动员”身份混淆不清,如果缺乏有效监管,问题自然难免。具体而言,作为企业法人的环评机构,本身具有强烈的趋利冲动,为了生存与盈利,一些环评机构放弃了独立性与公正性,“利”字当头。与此同时,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对环评机构的责任约束相当泛化。其结果是,环评市场上“花钱买结论”等乱象屡见不鲜,重形式、轻质量导致环评工作几成一道程序环节。更有甚者,一些有恃无恐的非法中介,干脆沦为帮企业出谋划策、获取环保审批手续的参谋。
监管缺位的足球场上,难免不响几声黑哨,在环境影响评价已然步入市场化的今天,规范环评市场行为,督促环评中介机构,切实站在科学、公正的立场上把好环境保护的大门,把好环保第一关,已经时不我待。海宁统一考核,将结果公之于众是重要的,再往前走,恐怕是要如何规范环评中介机构和雇主之间的利益。环评中介机构这个“守门员”同样需要别人把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