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育天地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2011年嘉兴市本级中考优惠加分细则公布

2011年3月31日 09:46 [ ] [打印]

  明年起政科体艺四大类加分项目将集体“瘦身”

  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根据新公布的《2011年嘉兴市本级高中段学校招生优惠加分实施细则》,今年市本级凡符合政策类、科技类、体育类和艺术类四大类加分条件的考生,可获3分或5分的加分,不同类别个人累计最高加分为10分。2012年起,将对各类中考加分项目进行规范调整。

  据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人介绍,今年的中考加分分值与去年基本相同,优惠加分对象是参加今年中考的市本级学生,加分将计入中考总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可获得5分加分。

  政策类项目包括9类考生:具有嘉兴市户籍的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军人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以及驻嘉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具有嘉兴市户籍的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高层次回国留学人员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科技类加分项目含4类省市科技竞赛,具体指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期间参加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并获省级三等奖、市级(含市本级)二等奖及以上的考生。活动或比赛仅限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浙江省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嘉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嘉兴市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如属集体项目,加分仅限于第一作者。

  体育类加分包括:2010年6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期间参加省、市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联合举办的列入年度计划内的体育竞赛项目,单项获省、市前六名;集体项目获省级前三名(其中篮球、足球、排球为前六名)、市级前两名的主力队员(集体项目主力队员不超过规定参赛运动员总数的50%)。2010年6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间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

  艺术类加分包括: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期间参加浙江省学生艺术特长水平测试获A级、B级的考生。

  此外,两类考生可加3分:父母双方户籍地均为市本级且2008年9月30日前为本市农业户口,只生育一个女孩(包括依法收养一个女孩),现符合《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再生育条件不再生育,并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的考生;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间参加省学生艺术特长测试获小B级的考生。

  上述加分可累计,但最高不超过10分。同一类别重复得奖,只能选加一项。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于2011年4月30日前,向市、区招生部门提供有关证明或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由招生部门验证确认,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市教育局有关人员表示,为贯彻公平公正的中考加分政策原则,根据省教育厅有关通知精神,从2012年起,我市中考优惠加分政策将作“瘦身”调整,具体为:

  政策类项目取消“双农独女”中考加分;体育类加分项目限定在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8个;获奖加分者仅限单项获省前六名、市前三名,集体项目获省级前三名的主力队员(集体项目主力队员不超过参加比赛运动员总数的50%),当年在上述8个项目上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科技类加分项目保留科技创新大赛(不含科幻绘画)一项,获奖加分者仅限省级及以上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获奖者,市级赛区获奖者不再具备加分资格;艺术类加分项目仅限浙江省学生艺术特长水平测试A级获得者,B级、小B级获得者不再具备加分资格。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俞佩忠 通讯员 张强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油车港镇中学:把握动态 探究有效复习
·王店镇中心幼儿园:慧心出精品巧手做教育
·2011考研419分经验分享:订目标百倍坚持
·清河中学"牢记党恩、放飞梦想"风筝大赛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