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李孔华下落的读者快点报上来,北京的姜老等急了
-《翻了身的贫农佃户长工使女你们还好吗?》后续报道
高照街道高桥社区的社区干部吕华香是个热心人,帮我们找到了杭阿德、冯小娜的后代。3月17日,看到晚报关于北京的姜维朴老人急切寻找当年采访对象的报道后,吕华香第二天就与晚报取得了联系:“这对苦命的夫妻已不在人世,但他们的儿子杭掌荣日子过得很幸福,他就住在高桥花园。”
昨天下午,记者在吕华香的陪同下,走进了高桥花园碧林苑杭掌荣的家。
印象中家里只有
三间草棚两扇竹门
“想起当年的苦,真是永生难忘!”杭掌荣说起小时候的经历,百感交集。
“从记事开始,我印象中家里只有3间草棚,2扇门是用竹子编的,乡下人叫‘竹把门’。冬天,西北风吹得紧,草棚缝隙多,夜里冷得吃不消,就用烂泥搪搪、尼龙纸塞塞。我母亲由于长期受欺凌,身体很弱,胆子很小,和父亲结婚后,基本干不了什么体力活。”
“我是1953年出生的,两年后妹妹出生了,但妹妹在5岁时因为出‘痧子’没及时看医生,走了。当时医疗条件不好,特别是在农村,不少人家发生过这种事情。”
“实际上,母亲和父亲结婚前的身世,对我们来说至今是个谜,因为母亲不识字,只晓得人家都叫她‘淘箩命’,后来身份证上的名字也是土改工作组的同志帮忙起的!”
建起两层楼房
日子越过越红火
“解放后,我们分到了田地和耕牛,扬眉吐气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说起家庭的变迁,58岁的杭掌荣眉飞色舞。
上世纪80年代初,公社里看到杭掌荣一家生活艰苦,就安排他学手扶拖拉机修理,肯干又会动脑筋的杭掌荣学得了一门好手艺,后来一直干了20多年;30多年前,杭掌荣与家境相似、心灵手巧的同村姑娘金玉英走到了一起。杭掌荣在做机修工之余,还干起了开船帮人装卸建材的活,家里还有12亩地,夫妻俩起早贪黑,慢慢地日子红火起来了,草棚变成了瓦房。
上世纪90年代初,杭掌荣推倒平房,建起了5楼5底的楼房,让全村人刮目相看。
“两分两换”后
生活质量再上台阶
“这张报纸是我大孙子从学校带回来的!”杭掌荣捧出了3月17日刊有相关报道的《南湖晚报》。杭掌荣有两个儿子、两个孙子,大孙子在上四年级,是晚报的小记者,订了一份晚报。听到大人们在议论祖辈的事,他就把报纸从学校带回来给爷爷了。
2003年,杭掌荣响应政府“两分两换”号召,从殷家桥村迁出,搬到了高桥花园。
“‘两分两换’中家里分到几套房子啊?”
“一共4套,160平方米的大套2套,60多平方米的小套2套。2套小的出租了,每月有700多元的租金收入。”
“什么时候可以拿退休金啊?”
“还有两年吧。老伴今年56岁,每月有700多元的劳保;我到60岁可拿1000多元的退休金;之前我还在小区当保安呢,当了快3年,前段时间觉得身体不舒服才暂时休息的。现在两个儿子、媳妇都有不错的工作,我和老伴吃用开销根本不用愁,看病有合作医疗。”
乡村巨变
如今生活乐陶陶
杭阿德是25年前去世的,冯小娜于18年前安详离世。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杭家还保存着冯小娜的身份证。
“我母亲是1921年出生的,如果活到现在的话,今年正好90岁,看到我们这些小辈现在生活这么好,九泉之下的她如果有知,一定会笑得合不拢嘴。是共产党帮我们的父辈翻身做了主人,告别‘淘箩命’,有了出头之日,也是共产党的好政策,让我们通过辛勤劳动致了富!”这个58岁的农村汉子,端详着手里母亲的身份证,有些哽咽:“感谢啊感谢,北京的姜老前辈,您当年拍下的照片、写下的文章是多么珍贵啊!一定要请您到我们家来做客。”“如果姜老到了报社,你一定要告诉我,我叫我儿子开车把他接来!”
当记者告诉杭掌荣姜老的近况以及难以成行时,杭掌荣一再嘱咐记者:“一定要再争取争取!”
高彩官的后代找到了,杭阿德、冯小娜的后代也找到了,还有那个李孔华(新塍、高照一带),你和你的后代,一切是否安好?61年前给你们拍照的上海记者姜维朴牵挂你们啊!如果你就是姜维朴要找的人,如果你认识姜维朴要找的人,请拨打晚报24小时热线电话82828110,我们将竭尽全力完成这位远在北京的85岁高龄老革命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