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缴获的一套用于制造假药的机器(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造假团伙内部产业链操作。‘药粉’产自天门市的民房内,设备产自辽宁,PVC硬片产自河南,空心胶囊产自浙江,而纸包装和铝箔则全部产自陕西西安和咸阳。假药的成品则在天门市、荆州市的小作坊内制造。”案件主办人黄海说。
由于生产环境恶劣、工艺落后,为让这些胶囊达到跟真品媲美的“卖相”,犯罪分子在包装上下功夫,用的都是比较好的材料。胶囊在封装前还需经过除尘、抛光等工序。为了防止假药变质发霉,不法分子还特地选择了通风条件较好的仓库存放。所以单从外表看,能够以假乱真。
“这种假药不但不能治病,还会延误治疗时机,如果带菌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直接危害身体健康,长期服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荆州市药监局稽查分局局长郭志强指出这种“锯末”胶囊的危害。
利用网购流向全国各地利润高达30倍以上
去年6月,荆州一位姓李的药商在网上购买了用于治疗胃病和前列腺疾病的7种知名品牌药品,价值4000多元。当他拆开包装后,发现大部分药品既无生产日期,也无批号,随即向荆州市药监局举报。药监人员检查发现,他购买的药品全是假药。
“看到网页上打的是正规医药公司的旗号,药品销售资质齐全,而且价格比药店低,当时就动了心。”李先生1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鉴于案件的复杂性,公安部将此案列为了督办案件。经过半年多认真细致的侦查,荆州警方顺藤摸瓜,一举端掉了6个制假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在查获假冒201家正规药厂201种药品的同时,向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移交涉案线索500余条,使一个巨大的假药销售网络浮出水面。
“犯罪分子非常狡猾。他们刻制假冒药厂公章,冒用多个药品生产厂家、多个国药准字号批号,在互联网上大肆刊登虚假的药品广告,并通过物流邮寄的方式,小批量、多批次分销,基本上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全国各地的采购商。”行动大队副队长胡成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