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设提速扩面
这是正在建设中的海口市福秀廉租房小区(2月24日摄)。记者从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2011年全省要完成新建9.26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目标任务。到“十二五”末,基本解决全省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才能安心。拥有合适、稳定的住房既是个人和家庭温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和谐、稳定、进步的必要条件。
始自2007年的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近年来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无力购买商品房、甚至租不起房子的低收入家庭,通过各种保障性住房,拥有了虽不一定华丽却温暖的家,圆了期盼已久的安居梦。
建设进度不断加快,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管理服务不断完善。站在“十二五”的起点上,好消息传来。记者了解到,今后5年,我国将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届时,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将达到20%,将有力缓解住房问题的压力。
“十一五”解决千万家庭住房困难
今年春节,家住通化市二道江区富源小区的62岁老人董玉华,终于过上了一个温暖的新年。“过去住矿区棚户房,冬天在家得穿着棉袄才行,过年的时候抖抖索索的,也没有地方像模像样的吃一顿年夜饭。”董玉华说,受益于通化市政府进行的棚户区改造,去年全家搬进了42平方米楼房,“只花了1.2万元,而买商品房要十几万元。如果不是棚改,我们根本不敢想‘上楼’的事儿。”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最大的一年。全国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基本建成37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开工136万户,基本竣工108万户,均超额完成年初国务院部署的任务。
整个“十一五”期间,我国通过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了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在近几年建设任务重、自然灾害多的情况下,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近年来先后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各地保质保量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并与地方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与政绩考核挂钩。
各地把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稳定房价、调整结构、促进发展的重要举措,出台了优惠政策,加大了资金投入,增加了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千方百计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
为了缓解不断增加的资金压力,中央财政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专项资金每年都大幅增加。2010年,支持力度达到802亿元。各地也克服困难,采取多种措施筹措资金。如黑龙江、江西等省加大了省级财政补助力度;山西等省规定新建商品住房项目按5%配建廉租住房,并作为土地出让前置条件;吉林省规定土地出让净收益不低于20%用于保障房建设。此外,一些地区搭建了专门的融资平台,为保障房建设获取稳定的资金来源。
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土地供应也得到了保障。北京市采取多种措施优先保证政策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截至2010年11月底,政策性住房用地供应1332公顷,占住房供地的67%。并尽可能选择交通便利、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的地段进行建设。山东省规定保障性住房用地计划随建设计划直接下达。
随着保障性住房纷纷建成交付使用,后期的服务管理工作水平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广州市借鉴香港公屋管理模式,实施了全国第一个保障性住房小区管理“扣分办法”。不仅改善了保障性住房小区的环境,而且进一步完善了保障房准入退出机制,受到百姓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