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特色美食吸引八方食客
全家合力挑战“大胃王”
罕见的三层可转动大灯
秀洲新闻网2月17日讯 一个城镇最大的魅力在哪里?是一幢幢建筑,抑或是曾有过的名人?是的,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些原汁原味、由普通百姓创造的民俗文化,这是笔者在新塍镇第十三届元宵民俗文化节暨乡村美食节所获得的最直观感受。
如诗如画、如火如荼的民俗文化节,荟萃的是流淌着的民俗精华,洋溢的是风情万种的民间气息。在昨天的乡村美食节里,笔者深深感受到,随着美食在舌尖不断游走,古镇特有的民间饮食文化也弥漫了开来。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杨阿六蒸缸羊肉。笔者还未走近,就有一股香气便扑鼻而来,走到跟前,只见一块块枣红色的羊肉在特制的大缸里静静躺着,泛着油亮诱人的光泽。
老板介绍,“杨阿六蒸缸羊肉”已经有27年的历史。“选在‘元宵民俗文化节’这天来光顾我们的,很多是老顾客,还有些特意赶来尝鲜的新客人,相信我们的羊肉不会让他们失望!”他很自信地说。果然,很多新食客对杨阿六蒸缸羊肉“一见倾心”,尝了之后还外带了满满一包外带给家人。“听说这里的羊肉特别酥嫩入味,一尝果然是名不虚传。”从嘉善赶来的陈阿姨昨晚在新塍住了一夜,今天一早终于尝到了冒着热气的杨阿六蒸缸羊肉。“元宵民俗文化节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相信我们的‘杨阿六蒸缸羊肉’的‘新塍特色美食’名号会越打越响。”老板说。有关部门表示,举办美食节,不仅让自古便小有名气的新塍饮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对从事第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也是一种鼓励,使他们更好地走上创业创新之路。
除了杨阿六蒸缸羊肉,黎民生煎包、杨阿六蒸缸羊肉、老王猪油大饼……一个个通俗好记的名字,连同那令人留连难忘的味道,将民俗文化节的舞台演绎得光彩照人。黎民生煎包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队。5毛钱一个的生煎包,1元钱一碗的牛肉汤,在物价飞涨的今天,以其“亲民”的价格吸引了众多的“腰包”。寒冷的初春,咬一口皮厚馅足的包子,喝一口热气腾腾的牛肉汤,让很多食客感慨原来“幸福也很简单”。在现场,笔者还了解到,很多新塍本地人都是吃着这些特色小吃长大的。不论是巷口的一碗馄饨,还是刚出炉的芝麻烧饼,又或者是清晨飘来的羊肉面香味……这些美味佳肴承载着他们童年的记忆,伴随着他们一路的成长。
当然,元宵民俗文化节吸引人的,不仅仅是美食。“这个节日是我们新塍人每年的期待!”60多岁的王大爷说。近年来,随着新塍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加大。作为一道新塍人每年元宵必“吃”的一道“土家菜”,“元宵民俗文化节”已经成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品牌。回顾1999年,镇政府组织主办了第一届“元宵民俗文化节”。文艺行街、广场文艺演出、猜灯谜、彩船游市河、焰火晚会、“包汤圆”、“做糖糕”、“扎灯笼”等精彩纷呈的节目,从开办之初就获得了群众的青睐。
作为新塍镇的“一镇一品”,元宵民俗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三届,每年都有创新,每年都有惊喜,已经成为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百姓津津乐道的元宵文化“大餐”。文化节将百年前的鳌山灯会创新性地传承了下来,积极巩固了浙江省第四批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创建成果,也充分展示新塍千年古镇的文化底蕴和民间传统的元宵习俗。其浓郁的民间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艺深受群众的喜爱,每年都吸引了不少周边地区居民前来观看,不仅在群众中播下了闹元宵赏灯会的欢乐因子,也成为了反映新塍镇时代变迁和文化事业发展的载体。在小蓬莱公园下棋绘画,在问松亭绿化休闲广场健身娱乐……近年来,以元宵民俗文化节为龙头,新塍镇的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蓬勃发展。元宵民俗文化活动,已经真正成为了新塍群众文化的基础和特色文化的亮点。
笔者发现,今年的活动以“闹元宵、赏花灯、品美食”为载体,体现“绿色新塍,美丽乡村”的主题,整体内容和形式较往年都有较大创新。“美食飘香热古镇”,突出“食”字,现场进行舞狮表演,举办新塍传统美食和特色农产品的展示,其中穿插美食大胃王比赛、美食知识有奖竞答、街舞表演、“打着灯笼找美食”、“我为美食秀一把”才艺表演等精彩活动;“千灯竞彩靓古镇”,突出“灯”字,主题是鳌山灯会,主要是为了传承元宵猜灯谜习俗,展示鳌山灯会文化魅力。由新塍扎灯艺人轧制的一批富有新塍地方特色的土灯笼布置在望松亭广场,供行人观赏,并沿道路两侧,每棵树装上彩灯,形成灯的海洋。 “歌舞升平闹古镇”,突出“舞”字,文艺汇演包括舞龙、相声、杂技、东北二人转、越剧、舞蹈等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为元宵佳节增添和谐欢快的气氛。
据新塍镇文化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元宵民俗文化节,是为进一步巩固浙江省第四批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创建成果,充分展示新塍千年古镇的文化底蕴、民间传统的元宵习俗和新塍特有的饮食文化、人文文化、遗产文化、生态文化。据悉,今年新塍元宵当天展示的由文化站陈培明制作的三层转动大彩灯,其灯之大,内容之丰都是历届元宵中所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