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居民之家 > 新闻动态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五湖四海年俗“烩”成嘉兴年味

2011年2月5日 08:15 [ ] [打印]

  

  在长新公寓,留守禾城过年的东北小伙宋斯亮。
  开开心心地在工地大门贴上晚报送的“福”字。
  来自四川的王师傅早早准备好了腊肉和腊肠。

    此心安处是吾乡,今年春节期间,众多新居民留守嘉兴过大年,晚报记者走近他们,采撷他们的年俗,与他们聊新年愿景,陪他们一起快乐过年,“在哪里过年,仪式一样都不能少”,五湖四海的年俗“烩”成浓浓的嘉兴年味。

  A

  仪式一样都不能少

  东北小伙嘉兴过年

  记者年初一联系到东北小伙宋斯亮的时候,小宋正忙着从觉海寺赶去曹皇庙,他说,要多跑几个地方,希望求到更多好福气,兔年顺顺利利的。

  老家在黑龙江的小宋来嘉兴已有4个年头了,还是头一回没有回老家过年。“主要是票太难买了,前几年买票也是费尽周折,今年更惨一点,没买到票。”

  “不过,说起来,去年全家人在嘉兴倒也团聚了一次。”小宋笑着说,搬新房的时候家里人都来了,“这算是了却人生里的一桩大事,我从此告别了租房客的生涯。”小宋说,以前租房子住,漂泊感更强烈一些。看着房价直往上蹿,自己一狠心一跺脚硬是把房子买了下来,“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就是暖心。”

  过年了,尽管只有一个人,小宋还是把房间布置得喜气十足,“在我们东北,家家户户都贴春联,不贴会被看见的人说小语(闲言碎语)的,虽然来了嘉兴,我还是买了副春联贴上。”

  房间被收拾得十分整洁。门口处摆放了些水果,小宋说,每样水果都有不同的寓意。“如果我找一个地方住下来,就会先去买一辆自行车,然后要有一间厨房。”小宋毫不掩饰对厨艺的热爱。“在外面吃不但花费大而且还不习惯,这么多年来,菜都是我自己做的,别看我一个人,昨天我就没少张罗。自己和饺子馅,自己擀饺子皮,自己包,自己煮。”小宋说,在他们家乡大年三十是这么过的——上午一顿饭,下午三四点再吃一顿饭,到晚上八九点就开始煮饺子吃,接下来就开始放炮仗了。“昨天我也这么过的,就像一个仪式,一个都不能少。”

  回忆起老家的点点滴滴,小宋觉得这一幕幕仿佛都在眼前。团圆的日子没在一起,还是有些遗憾。“大年三十,我一直开着视频,看家里人包饺子,就好像自己也在家里。”其实,记者年初一去的时候发现,小宋的视频就一直开着,一根无形的线牵着两头沉重的思念。

  “希望家里人一年都平平安安。”谈起新年的愿望,小宋脱口就说出了这句话,“嘉兴这座城市挺好的,宜居宜业,我会在这里长期发展的。当然,自己的婚姻大事希望能快点圆满解决,这屋子就我一人住有点空。”

  B

  在嘉兴务工很踏实

  留守工地多赚点钱

  昨天下午3点多,在云东路与凌公塘路某建筑工地的入口大门前,绍兴的小王嘴里叼着香烟,站在那里透气。

  “过年没回家?”记者上前搭话。“没。”小王上下打量一下记者,十分谨慎的样子。

  “年夜饭怎么吃的?”记者表明身份和来意后,小王仔细地翻开了记者的证件,再次上下打量了一下记者,这才引记者进了厂区。“实在不好意思,现在骗子多,小偷更是猖狂,不得不防啊。”小王有些不好意思。

  小王所在的值班室是个临时搭建的简易房,20平方米大小,屋内放着两张床,还有一个正在运转的取暖器,屋内并不冷。

  小王告诉记者,自己是绍兴人,过年前被老板雇来看工地的。“年夜饭吃得简单,从饭店点了两个菜,又买了两瓶黄酒,大家就这么过了。”小王说,“你们这里的黄酒没有我老家的味正。”

  “来,我给你带了几个‘福’字。”记者拿出晚报的几幅“剪福”送给小王,小王很是高兴,立马就往门上贴。就在这时,刚查看完工地的严师傅从外面回来,“这是从哪搞来的?”

  “这是南湖晚报记者,他送来的。”小王把记者介绍给严师傅。严师傅60多岁,也是绍兴人,话不多,跟着一起贴“福”字。严师傅也很谨慎,话也不说,就坐在一旁,听记者和小王说话。

  正聊着,四川的周师傅和妻子陈大姐也回来了,还未等记者自我介绍,他们竟然认出记者了。“你是记者吧?有一次,你在七一广场采访,我们就在附近干活,正好看到你了。”周师傅说。

  记者有些想不起来了,但周师傅夫妻俩见到记者很亲切,看到记者拿着不少“福”字,“给我几个,我回去也贴上。”周师傅夫妻俩性格外向,他们的出现,使得原本冷清的屋内一下子热闹许多。陈大姐告诉记者,早在2003年,他们就来嘉兴了,并且一直在工地干活,看着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自己也很开心。

  “我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没想到才几年,这里都变成了高楼。”陈大姐见证了嘉兴的发展,话语间也多了几分自豪感。“有没有想过在嘉兴买房子?”记者问。“哪敢想啊,我干一年的活,在这里连一个平方米都买不起。”陈大姐笑着说,自己这么多年下来,也多多少少长了不少见识,“在这里虽然买不起房,不过在老家买了二手房,也住上了楼房。”

  “过年没回家,就是希望多赚点钱,让老家人过得更好些。”最让陈大姐他们欣慰的是,在嘉兴打工,工钱总能按时拿到,这也是他们这么多年来一直踏踏实实在嘉兴打工的主要原因。

  这个新年,他们还抽出时间,灌了不少四川风味香肠,都挂在了宿舍内。“年夜饭,我们炒了几个菜,也吃上了老家的香肠,在这里生活挺开心的。”陈大姐说。

  C

  惦记留在四川的母亲

  在嘉兴也要走亲访友

  罗志超的老家在四川,从2002年离川来禾,转眼都快10年了,一直没有回老家过年。

  今年春节,老罗照旧在嘉兴过。“这里已经是我的家了,我们一家四口都在嘉兴。这几年,我的哥哥、姐姐也相继来到了嘉兴。现在过年我在嘉兴也一样要走亲访友的。”老罗笑着说。

  昨天是大年初一,老罗在嘉兴不仅有亲戚,也有了很多好朋友,他打算在这两天都要走动走动。老罗说,平时太忙了,过年一定要给自己放足假,好好休息休息。

  “过年,哪里都喜气洋洋的。”老罗说,在四川一样也吃年夜饭,一样要走亲戚。只是家乡那正宗的腊肉呀,在哪里都吃不到那个味,所以一有老乡回去过年,他都会让他们带些正宗的过来,这样可以好好品尝一下家乡的美味。“还有老家的麻辣烫,味道也非常特别,非常赞。”

  老罗在嘉兴生活得有滋有味,老罗的工作是做装潢的,这两年房地产比较景气,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几年做下来,老罗的收入十分可观。至于家庭方面,更是儿女成双了。“老大18岁,已经开始工作了,老二才七八岁,正是吵吵闹闹淘气的年龄,吵着呢。”说起自己的孩子,老罗也是一脸的幸福。

  D

  190万人融入大家庭

  数读新居民

  来自山西永济的朱小全,在嘉兴定居已快10年,他在市区开了一家面食馆。几年下来,原本30平方米的小店面已经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再开个分店”的想法在朱小全脑海中逐渐形成。2009年,朱小全与其余29名新居民一起领取了新居民创业服务卡。取得该卡的新居民,最高可获得信用贷款15万元。

  这是我市服务新居民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新居民事务局了解到,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市实际持居住证的新居民人数为190万,新居民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五大保险参保率稳步提高,其中参加养老保险的新居民达到25%左右,工伤保险实现全覆盖。

  新居民多了,其子女就学问题随之而来。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居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充分挖掘当地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做好新居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去年全市妥善安排新居民子女就学121497人,新居民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率达66.9%。

  同时,我市率先创立了新居民参政议事制度,目前,全市有6个县(市、区)制定了新居民参政议事实施意见的相关文件、完成了议事委员的推荐和聘任工作、召开了议事工作会议。另外,新居民工作自我服务管理机制也在不断拓展,在化解涉及新居民矛盾纠纷的过程中探索“以新调新”的模式,建立了新居民调解委员会、“新居民和谐工作室”等,促进了新老居民和谐相处。

  今年春节期间,社会各界为留守嘉兴过年的新居民准备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一场场演出让新居民快乐过大年。正如一位新居民所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 记者 张奎超 张瑞洁 李 峰 通讯员 张 敏 摄影记者 袁 正 陈 慧    编辑: 俞佳

 相关稿件
·嘉兴新居民党员红船旁宣誓迎新春
·嘉兴:做好新居民的丰盛精神年夜饭
·嘉兴就是我们新居民的家 新居民党员红船旁宣誓迎新春
·关注:秀洲新区集中走访留守新居民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