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坚持信念为大家创造幸福生活 秀洲区首届“画乡骄子”巡礼(二)

2011年1月18日 07:36

   他们是部门“一把手”、成功企业家,他们有着自己的信念,用各自的方式为秀洲百姓排忧解难,创造幸福生活。从这些人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清廉奉献的品质。

  生命因水而更精彩

  “他工作踏踏实实,酷暑里头顶烈日,三天两头跑到工地察看。”在采访秀洲区水利局局长、党组书记张建明时,区水利局水利科科长朱连根这么说。

  自2007年4月担任秀洲区水利局局长以来,张建明围绕“人水和谐”这个中心,团结和带领部门全体干部走村访户,将全部的精力扑在秀洲水利事业上,为百姓安全用水、抵御水患保驾护航。在他任职后,多渠道筹措资金并力争建设的总投资4.38亿元的三大民生水利工程,堪称当地水利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北部防洪排涝改造工程,将让王江泾、油车港等地势低洼乡镇不再“有雨必淹”;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将令农村居民喝上“安全水”;河道清淤整治工程,将使秀洲千里河道变得碧波荡漾。目前,本届政府要完成的这三大民生水利工程正按计划全面实施。

  数载与水为伴,张建明把青春化为丝丝清泉滋润心田,基层水利工作者那“献身、负责、求实”的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

  热心公益 致富不忘本

  王店镇建设中心小学有栋占地2500平方米的教学楼。“这栋教学楼是沈伯伯出资80万元建起来的,我们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要感谢他。”四(一)班学生高静莹告诉记者。

  高静莹口中的沈伯伯是浙江龙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圣龙。他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位慈善家,热心公益,回报社会。在王店建设集镇,有条名为圣龙路的柏油马路,与桐乡濮院相接,平日里车来车往,甚是热闹。“附近的村民很多是从事家庭毛衫加工的,但以前这里只是条石子路,影响了毛衫的运送。”据当地常睦桥社区主任钱福荣介绍,2003年,沈圣龙带头出资17万元联合一些企业家改造了石子路。路改造好后,附近几个村的村民把它叫做“致富路”,同时以沈圣龙的名字给路命名。

  沈圣龙关心新农村建设、学生教育等多个方面,被当地百姓称为“慈善之星”。“企业是自己的,利润是大家的,致富了可不能忘本。”沈圣龙说。

  骑坏5辆自行车

  停不下为民奉献的脚步

  这两天,新塍镇退休干部陆鑫泉在当地沙家浜村调解了一起矛盾纠纷。“老陆啊,你都退休两年多了,怎么不在家享清福,还跑出来揽这种吃力的活儿呢?”有居民不解地问他。每到这时,陆鑫泉都呵呵一笑:“牵挂你们呗,舍不得放下。”

  从1967年参加工作到2008年退休的41年里,陆鑫泉始终保持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热情。在担任新塍镇政府民政助理员的16年中,他一年行程近万里,走村串户,共骑坏了5辆自行车,全镇有多少贫困家庭,有多少人家住的是危房,在他心中有本明细账。

  “百户贫困户住房改造”工程是秀洲区的一项重点实事工程。陆鑫泉将新塍镇钱码头村的低保户陈木林列为住房改造户之一。可是,陈木林家请不起施工队。陆鑫泉便利用闲暇时间,与村干部一起找来泥工和木工,帮助谈妥价格把房屋建好。在陆鑫泉看来,为民奉献的信念永远不会磨灭……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毛晓宇 通讯员 董时纲    编辑: 吴怡之

 相关稿件
·秀洲区:产业结构优化 经济实现新跨越
·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事迹 秀洲区首届“画乡骄子”巡礼(一)
·为打造现代田园新秀洲而努力奋斗 代表委员畅谈落实两会精神
·【特别关注】代售、包车、自驾……这个春节秀洲新居民返乡不用愁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