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专题2011 > 2011秀洲两会 > 两会快讯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创新引领活力增强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上)

2011年1月13日 08:21

    在秀洲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区长盛付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报告中出现了一系列关键词,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关键词一:

    创新引领 活力增强

    报告原声:全区科技经费投入8.4亿元,增长25%。新增国家创新基金项目4项、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2家。

    纺织业作为王江泾镇的特色产业,目前新产品率已达39%、纺织产品中高档率达70%。

    围绕“双业并举,转型提升”经济工作主战略,去年,秀洲区稳步推进“一心八园”建设,累计完成投入15亿元。同时,引进张江上海药谷等一批创新项目,新增科技型企业71家,累计入驻企业135家、科研机构4个,建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去年秀洲区还举办“聚智秀洲——上海国家大学科技园联盟嘉兴行”、“四川军工科技秀洲行”等活动,同时,设立3000万元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和重点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启动“聚智秀洲·精英引领和创新团队引育计划”等。

    关键词二:

    转型提升 结构优化

    报告原声: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72.4亿元,增长13%;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01.1亿元、利润25亿元,分别增长34.3%和100%。

    作为行业的“常青树”,浙江龙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去年成为全区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之一,从该企业的发展情况看,走的就是加大投入和技改的转型发展之路。

    去年,秀洲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壮大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规模,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92%。同时,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嘉兴现代物流园。

    通过积极开展“项目提升年”活动,秀洲区全力推进“860”工程建设,区级项目库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开工236个,完成投入87.1亿元。

    来自区经贸、发改等部门的统计显示,五年来,全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五”末的9.8:59.8:30.4调整为7.1:60.9:32。

    关键词三:

    统筹协调 全面发展

    报告原声:完善规划及政策,引导农民向新市镇社区集聚,初步形成“5+18”镇村布点格局。融资13.3亿元,启动建设10个示范性新社区,开工建设安置房45万平方米。

    去年,秀洲区扎实开展“两新工程建设年”活动,城乡一体化有序推进。从洪合镇情况看,该镇到去年底共有3511户农户报名要求参加农房改造集聚,占全镇应集聚农户总数的61%。

    为加快统筹协调,去年,秀洲区修编了秀洲新区、新市镇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建设中部创新平台,积极推进秀湖生态公园、浙联金座等配套设施和楼宇建设,改造三级管网3530亩,努力提升城市能级。据统计,过去五年,全区累计完成城镇建设投入152.3亿元,城市化水平达50%。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秀洲区还着力改善教育、医疗、就业等热点、难点问题,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姜鹏飞    编辑: 吴怡之

 相关稿件
·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分代表团审议三个报告
·圆满完成各项议程 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闭幕
·【两会快讯】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分代表团审议三个报告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