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待遇提升新居民认同指数 浙江省十大民生工程新鲜出炉
2011年1月7日 08:08
近日,浙江省十大民生工程新鲜出炉,平湖市新居民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从118个民生项目中脱颖而出,荣登获奖榜单。在民工荒已经令部分地区大伤脑筋、倍感郁闷之时,平湖用不断改善社会福利待遇的方式,提高了新居民的认同感,为外来务工人员放心、安心、舒心就业创造了条件。
曾几何时,许多先富起来的地区,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引来成千上万外来务工者,催生了一波又一波民工潮。由于素质参差不齐、流动频繁,这些务工者长期被视为城市中可有可无的“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工作所在地的各种福利待遇,对地方发展的贡献也难以得到认可。这两年,随着用工荒取代民工潮,如何留住外来务工者,反而成了难题。其实,用工荒的出现原因很多,更深层次原因还是务工者期望的待遇与现实差距太大,以至于不少走南闯北招人忙的老板惊呼:“缺的不是人,是待遇!”
公平地说,自2008年出台《平湖市新居民居住证相关配套政策的若干意见》以来,平湖新居民就在社保、就业、教育、居住等各个方面与本地人“平起平坐”,还在参与社会管理方面拥有了话语权。不断提升的待遇和地位,换来的是归属感和融入感。这两年,平湖外来务工人员队伍的稳定率始终保持在60%左右,这个总数已近30万人的群体被称为“新居民”。
此次平湖市新居民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荣登浙江省十大民生工程榜单,传递出了一个信号:务工人员在异地工作生活,理应享受与当地居民一样的待遇,这是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享受到同城待遇,新居民才会心甘情愿留下来,从而改变大进大出、频繁流动的就业轨迹。
“安身才能立命,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才能兴一方水土。”尽管户籍壁垒的打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对以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浙江经济而言,充足、稳定的劳动力依然是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不遗余力地落实各项同城待遇,无疑是城市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同城待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平湖的创新之举启示我们,只有赋予新居民更多参与本地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才能脱离“农民工”的身份认知,感受到作为居民的自尊,打心眼里把嘉兴当做创业兴业、安居乐业的首选。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编辑:
张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