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 秀洲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2010年12月31日 07:08
嘉兴国际毛衫城开工、深航浙联国际酒店和万科相继签约秀洲新区、嘉兴市礼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开业……岁末年初,转型秀洲捷报频传,这是秀洲区深入实施“双业并举,转型提升”经济工作主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所结出的一个又一个喜果。
“十一五”期间,秀洲区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多措并举稳增长,抢抓机遇调结构,续写着转型秀洲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尤其是今年初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项目提升年”和“两新工程建设年”活动,全力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纵观秀洲大地,转型的步伐铿锵有力,催人奋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9.8:59.7:30.50调整为2009年的7.4:60:32.6。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显优势,“6+1”精品农业工程有效推进,南、中、北部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产业主体不断壮大,品牌农业全面兴起。
传统工业经济转型提升初显成效,新兴产业成为助推工业转型提升的新引擎,纺织、家电、机械、电子、新能源新材料五大特色产业占比由2005年的59.2%提高到2009年的81.1%。工业生产性投入连创新高,2009年达到64.1亿元,比2005年增长46%。
积极发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浙江科技孵化城国际服务外包园区、嘉兴现代物流园国际服务外包区成为首批“浙江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区”。麦包包、英子文化创意等项目成功签约。
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新区江南摩尔商圈日益红火,楼宇经济初具规模,现代物流业集聚效应显现,专业市场进一步提升拓展。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2.3亿元,年均增长14.3%,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9个百分点。
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9年R&D(研究与试验性发展)经费支出3.1亿元,比2005年增加7.8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7%;企业技术开发费支出5.5亿元,比2005年增长2.4倍。
创新主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全区以打造浙江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为契机,全面启动核心创新平台——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建设,基本形成了“一心八园”规划发展格局。
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日臻完善,成功创建嘉兴毛衫产业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王江泾丝织产业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王店小家电产业区浙江大学—王店小家电产业研究中心。
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全面推进,亿元以上企业研发中心创建率达100%,5000万元以上企业研发中心认定率超过45%。科技型企业建设加速推进,累计培育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27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5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1家。
稳步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五个二十”示范工程,建设精品农业核心示范基地31个,新增家庭农场25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新增无公害农产品9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1个,成功创建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区。启动三大现代农业综合园建设,两个列入省级创建点,省级台湾农民创业园顺利推进。
全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控制工业企业能耗,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新嘉爱斯热电污泥焚烧项目顺利投产,成立区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
区委副书记、区长盛付祥说,过去的五年是秀洲创新引领、加快转型升级的五年。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建设全面启动,招央企引国资成效明显,现代物流业集聚效应显现,产业转型升级态势良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一组来自区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五年来,秀洲区的纺织、家电等传统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10.7%。三产增加值达61.5亿元,年均增长17.9%,累计利用外资4.4亿美元、引进区外内资164亿元,销售收入超5亿元规模企业发展到13家。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为了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十二五”期间,秀洲区将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态高效都市型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大力构建“3356”现代产业体系。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区委报道组 吴桂潮
编辑:
吴怡之
|